手中一里.是什么生肖?

郭占羊郭占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手中一指”,这个“指”通“咫”,意思是距离很短很近的意思。 那么,与它对应的应该是“眼前八百里”吧。

我猜这个和盲人有关。中国民间传说,盲人“摸象”能形容大小;盲人“数手指”(也就是数自己有几个手指)能知道哪只手有几根手指。 所以,这句话应该是形容人和动物对视力的依赖——看不见,所以特别珍惜看得见的东西,于是把原来不太注意的细节都看了又看、找了又找。

我想到了《红楼梦》里的“盲词”,宝玉跟林黛玉说黛玉父亲和林家老太太的事,说到高兴处,“竟如盲者‘摸象’,一时粗粗略略,信口胡说”。贾宝玉是贵公子,有“裸眼3D”的视力,但贾宝玉是个瞎子,连自己的贴身丫鬟都不认得。

所以,从“目中无人”到“眼中插针”再到“手中一指”——人的视线范围是从不觉得足够,总是恨不得把所有细节都看个清楚。 这句谚语形容人太夸张了。如果用来描述动物的话,倒是很合适。 因为很多动物都是视觉弱者,它们对危险的预判、对敌我的识别很大程度上是靠听觉和嗅觉。对于看不见的东西,它们是不相信的、也没有办法处理。当它们面对一个看不到的风险时,为了安全起见,只能将遇到危险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这就是它们会“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原因。 这种谨慎的性格会让它们把平时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细节都重视起来,把本来不大在意的小问题都解决掉。 举个例子。

猫科动物在追踪猎物的时候,先是悄悄靠近,然后猛扑上去。为什么不是像狗那样“汪汪叫”着冲过去?因为声音是会传播的,在传播的过程中,声音会产生延迟,而猎物会在听到声音的一瞬间判断出声音传来的方向并马上采取行动。这对于猫科动物来说,是来不及躲避的危险信号。所以,它们只能用“悄悄靠近—突然攻击”这种方式来捕获猎物。

逮昕辰逮昕辰优质答主

在十二生肖的排列中,子鼠、午马对应,合称“子午流注”,中医把人体十二经络所循行的时间叫流注,在十二时辰内,每个时辰流注一段经脉,十二个时辰,刚好流注一周,称为子午流注。古人又将天地间的气也与流注联系起来,认为天地之气与人体之气在子时、午时相互流注交换,如《养生日月》云:“于午子之会,内外合一,合则五行皆生于其气也”。子时指23至凌晨1时,午时指中午11时至下午1时,这两个时辰都被认为是养生的重要时机,子夜须静,午时当动:“子时睡得足,则血能归肝而治血,睡不著则肝血伤矣;午时憩(qì:休息、停息)息好,则气能入心而养气,憩不好则心气耗矣”。

在十二生肖中,午马与子鼠对应,是阴阳、生死的象征。《周易·说卦》载:“坤为大舆,其类为马”。马被人们称为“坤象”,有博大、柔顺、包容、任重载物之德,与地同德。人们又将马视为生命之源,称为“龙精”,“精”为水,“源”为大地,故有“龙种”的美誉,它与生命之本、生殖的“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民间又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昔神农氏治世,在上台观天象见太白星犯青龙位”,即太白金星侵犯了青龙星君(即马星君),神农氏便让巫人占卜,卜辞说:“犯者必死”,神农氏就把这件事告诉群臣,并问怎么办?大家都无良策,太史则献计称:“五行之物克者为贵,西方金,太白也,太白为金,犯者为木,马乃木也,可命驾以乘太白星,不犯青龙位,岂不利乎?”这一马,指的正是“子马”。太史的高见拯救了青龙星君,而“子马”(一说为“紫骝”)却为救马王,自己被金星缠绕而死。人们便将农历五月的第一个“午”日选为马王爷的诞辰,将此日定为“马王节”。人们为了纪念“紫骝”的见义勇为、为民牺牲,便将马王的生日说成是紫骝托生所化马王而成,故每年“马王节”人们都要虔诚地祭奠马王。为了给马王送去一份礼物,便在“子午流注”时选择手中小指和无名指之间的中点位置,用针挑破皮肤放出一滴鲜血,以小棉球蘸取后埋于阴湿之处,待小棉球由红变黄长出一根针尖大小的白根之后,择吉日栽于马槽后面,并以马奶、精料祭奠,使马王爷享用。这根小白苗,就被人们称为“手中一里”(马苗)。

过去从事人力运输的镖客、脚户(即“脚行客”)、马锅头(“茶马客”)、邮差,以及从事农业耕种、车水磨面的农民,他们大都养有牲畜,便流传了上述的许多风俗。随着人们使用科学技术培育牲畜以及生产、交通、运输工具的现代化,以上这些古老的职业相继退出历史舞台,“手中一里”的风俗也随之而失去了传承的载体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