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正经什么生肖?
老鼠吧,鼠小弟一本正经的问鼠妈妈“我可不可以不睡觉去玩啊”。 当然,如果从现实角度来讲(排除小说漫画等虚构文学),最可能的一本是《朱子家训》。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传家之宝。”——这就是家训中的内容,是不是很有道理!
还有一句更狠的:“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你家里就算有一千亩地却不耕种,那就跟没地一样,你家即使有万卷书而不读,那就和愚人一样。 这句话放到现在依然不过时,特别是对于某些啃老族、富二代而言,这句家训简直可以说是对他们的致命打击。
除了《朱子家训》以外,其他的诸如《三字经》《弟子规》等等也是一本正经的儿童读物。 不过这些书现在都是幼儿园小学阶段的教材或者课外读物了,要说一本正经的读物,还属历代儒学经典的《四书五经》系列。 当然,如果说古代的那些典籍还太严肃,那么现代著名学者于右任先生的《标准唐诗三百首》就是一本很正经的书了。
我还想到一个更搞笑的答案——《皇帝内经》! 这本书可是被很多中医人奉为经典,那些老中医总是喜欢拿出这本书来说明我们的医疗理论来源于此,书中讲了很多养生之道,当然也提到一些疾病治疗方法。但是说到治疗的方法,往往就一本正经起来了: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时……如是则平淡无味,而真人自来归之矣。”“法者,法自然之法,法无穷之妙;术者,阴阳之术,术至纯之微。”“食饮有节,每餐七分饱;起居有时,每日八杯水。”
鸡,中国传统十二生肖之一。“鸡”的甲骨文像一只引颈而立的鸡。从字源上讲,禽类的“禽”与鸡有关,雉鸡,家禽等都有“禽”字,也与鸡有关。“酉”字作为鸡的代表,甲骨文也像是一只站立的鸟儿。而鸡自古就是人类熟悉的朋友,清晨,太阳开始工作了,鸡也把人叫醒了。所以鸡便有了更点,司晨。酉鸡,也就有了阳光普照,积极向上的意义。《石林燕语》所言:“鸡夜鸣则人将旦。”鸡的啼鸣与光明、温暖、希望紧密相连,而鸡年,自然也就具有了万象更新,光明灿烂的象征意义和文化意蕴。
鸡年,也常与战争、动荡联系起来。这是因为古代封建统治者常把帝王、诸侯等王位称为“龙位”,故而把王位即位之年称为“龙年”。中国古代有“七十二命”说,也就是由二十八宿的东南西北四宫七星与十二支配合,每宫三组每组七宿加上十二支组成的七十二年,这七十二年中除去十二个“龙年”,其余六十支年号中那些不宜人位的,便由鸡来代替,即在鸡年登基是不祥之兆。所以,封建帝王一般都不在鸡年登基。鸡年的不祥,直接影响到与鸡同命相属的干支组合年,如丁酉年。所以鸡年的战争及动乱较多,如公元前475年的甲子(鸡)年,发生奴隶暴动,攻入镐京,周幽王吊死骊山下。前211年甲子年,秦国大将章邯攻齐。公元前240年的壬申年,周赧王死。31年壬申年,西晋惠帝被张方劫往长安。这种政治动乱,也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人们的“鸡年”意识。
实际上鸡年并非不祥之年,而是万象更新之年。我国古诗文中就有许多对鸡年予以褒扬的作品。晋崔豹《古今注》:“尧遭洪水,怀玉山里鸡鸣其上,尧以为美瑞。天下大和之时,则鸡登坛而鸣,群鸡皆舞。”梁吴均《续齐谐记》:“旧岁至夕,长幼递相拜,元日为长至,长幼进酒次。”
因此,鸡年应当是欢乐团圆和合的一年,是充满阳光,吉祥如意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