揶代表什么意思或生肖?
“揶”字,读yé(音同“耶”),在《康熙字典》里解释为:“俗作掖,非是”;而“掖”字,则有yē、yì和zhè三个读音。 这里需要先说说“揄”字。 “揄”本义是指“挥动(袖子等)”的意思,后来引申出“称扬、夸耀”等意思。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中的“潜”与“润”二字就包含了“揄”的这个含义。 再来说“拈”字。 “拈”字的本义就是指“用指甲夹住”,后衍生出“用手指掏;挖取”“挑选”以及“用手指轻捏”等意思。 如果把“揄”与“拈”合起来看,“揶”字的意思就清晰了——应该是“用指甲夹住然后轻轻挥舞”的意思。这很符合人们想象中的“揶”的动作特征。 所以,“揶”字应该指生肖鸡。因为“鸡”在古代形象被描绘成人身鸟尾的模样,所以,鸡也俗称“鸡翅”。而“腋”的本义就是“鸡的翅膀”。
再则,由于“腋”通“叶”,古时人们常以树叶剪成形状贴在窗口以示通风,这样的“叶窗”也叫“洋扇”(因形似现代的扇子)。而且,在窗户上贴“叶窗”也是从“腋”的字形演变而来的。 那么,根据“腋”字的这些特征,是不是可以判断“腋”就是生肖鸡呢?当然!除了“腋”字本身的字义能与之对应外,还有《尔雅·释禽》中也记载着:“鸡,雍。”这句话的意思是“鸡,就是雍州的鸟类”。而雍州正是古代生肖鸡的方位。
《说文解字》解释:“揶,以手戏也。从手,椰声。”“揶”字的构字方法属于形声,“椰”声旁兼表字义。在甲骨文中,“椰”是一个很有特色的象形字。在甲骨文中,有的写成“■”,有的写成“■”,就像一个头上有鬣鬃之兽的样子,有的学者认为“椰”的甲骨文字形是马头的象形,有的学者则认为是羊头的象形。无论从象形而言是马是羊,“椰”字本义肯定是说长着鬣鬃的兽类。本义是一种马属动物,即今之文马或蒙古马。由此引申为一般毛长有鬣鬃的马的通称,后来“椰”字假借用来表示用手戏弄、嘲笑之意。所以,“揶”是一个形声字,本义应为用手戏弄、嘲笑的样子。如用右手叉在耳朵上,用左手做出打人的样子,表示嘲笑他人。
“揶揄”这个词在《说文》中就有,段玉裁注释:“揶揄,两手持之自相掉也。”这里解释了“揶”和“揄”两个字都是用手戏弄之意,所以后来“揶揄”连用,用来泛指羞辱、嘲弄。“揶揄”一词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郦生曰:‘弟言之。’张良曰:‘沛公恐不得 gears.’郦生曰:‘陆生多奇计,足下何疑。’”司马贞索隐:“揶,犹掉也。掉五也。”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注引崔浩议曰:“言足下所言,徒自掉五。”“掉五”的意思是戏弄,自相矛盾。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多作方言用法,如“你别在那儿自找别扭(掉五不溜)!”的意思,其实跟揶揄是一样的,指自相矛盾、自寻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