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鸡之后是什么生肖?
生肖鸡后是生肖猴,也叫申猴。申在十二生肖的排列中位于酉鸡的下面,所以叫“申猴”、“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 《礼记·月令》有记载,季三月为孟夏之月,“其日庚辛,其帝大皞伏羲,其神后土,祝融执政”“是月生民,其性急,其情恭”,“其虫羽,其音商,律中无射。”这个描述很符合属猴人精明灵活,热情高涨,善良忠厚又有时尚气质的性格特点;
而《周书·时训篇》中有描写芒种节气物候现象:“螳螂生,鵙始鸣,反舌无声。”这句中的“螳螂生”其实就是指的“申时”,即农历四月十五前后,这时节正是螳螂生长得最茂盛的时候;而“鵙 (jú)”就是伯劳鸟,古代诗歌文中经常出现的“七月鸣鵙”就是指的农历七月份伯劳鸟开始啼鸣之时。
古人用词语来形容事物的特点,是很准确的;如形容伯劳鸟“鵙声凄切”、“鵙鸣哀怨”;而形容猴子“善戏,好笑”、“多计谋”,还有句俗话“聪明伶俐的小猴子”。这些描述和我们现在对属猴人的印象是不是非常相似呢! 所以古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描述出的季节特征和动物特性,其实就隐含着周易命理中关于属相五行生克的原理和机制。
生肖也叫属相,是中国民间占术中,用十二支动物记人的出生年和人的属相。十二年一个周期,轮流循环,是根据中国农历纪年的一种传统纪年方式,生肖和十二地支形成一体,用十二种动物纪年、记月,和十二种动物相属相。
十二生肖的起源,据传,在四五千年前的农历源头地区,居住着众多的部落和方国(即古史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他们以图腾纪年,联盟议事,约定以12种部族的图腾纪年,以十二种动物作为12个月份或12个年度的象征。后来这十二种动物,成为“十二兽图”被黄帝所得,“十二兽图”在五帝时代流传,五帝后期被夏朝大禹所得,后被禹用作记年和划分四季各月的标志,即为后世“十二生肖”所由来,生肖“子鼠”、“午马”、“酉鸡”源自黄帝部落,生肖“亥猪”来自炎帝部落。12种动物纪年,形成于五帝后期,大约在4900年以前,当时还没有文字,生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记年历史实物。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发展,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俗观念里,成为纪年、记月、记时、计龄、占卜祸福的依据,以十二属相配十二辟邪星镇守时位:子鼠毗娄吉沙星、寅虎阿娄那拘咤罗星、巳蛇帝释伦摩星、未羊博叉那俱拏星、酉鸡毗楼罗叉星、亥猪毗楼博叉星。
由于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两者一一对应的,生肖地支纪年始于1984甲子年,从1984年“子鼠”至2035年“亥猪”为六十甲子纪年的一个轮回。
根据以上文字介绍,生肖鸡之后的是生肖狗、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