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指生肖是什么生肖?
子鼠亥猪,应该是指这二位,因为古代传说子时(深夜)属鼠的人升天成为神,而亥时(黄昏时刻)属猪的人升天也成为神。 不过,看这个“神”字的写法,感觉更像是一个“申”字……但是这样理解的话似乎又和生肖鼠无关了…… 那么,这个问题其实就引申出一个问题——古书上面的文字错讹情况到底有多少呢? 我们来看看《汉书》中对这个“神”字的其他例子的记载: “齐郡临淄有昭灵夫人神庙,祠典甚肃。每平旦,邑里老人,以香花酒脯,诣座殿下,祝祀再三,宣父老姓名以进,遂相谓曰‘神’。” 这个神字在汉代的字体和清代基本相似,可以看出来明显是一个“申”字。 同样的例子还有东汉杨孚著的《南越志》中有载: “(番禺)城西山名云阳,高一百二十丈,上有宫观,每至三月三日,乃其神生日,邑里相率于此斋戒,焚香祷告。”
这个神字还是能看出来是一个“申”字。 以上两例中的神字都是“象形”,应该都指代的就是“申”字。 但是,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待这些古文,就会发现它们的字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这些字一般都是作为独体字出现的,很难像现代汉字一样进行组合表示新的词汇意思。 所以,这些古文中的神字到底指的是哪个具体的字?争论可能就一直都不会停止了!
猪在中国人千百年来生活和文化中形成很多成语和民间习语,如“猪狗不如”、“泥猪癞狗”、“猪朋狗友”、“猪羊满圈”、“猪突豨豸”、“大腹便便”、“猪油蒙了心”、“呆作猪狗”、“痴狗撞猪”“孤驹走CERT”、“上邦猪”等等都用来形容人或者事物的负面问题,但也有“初生牛犊不怕猪”、“猪肥羊壮”、“五谷丰登,猪肥稻硕”、“力能倒拔垂杨柳,蹄能踢死活猪羊”、“猪安于槽”、“风流倜傥,壮驴肥猪”等褒义语;其中成语中,很多是直接用“猪”字,只有“豨”字可能生疏而不用其全词,在中国,猪是所有生肖中贬义成语最多的一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猪有懒惰、愚笨、贪婪的形象和口碑,其实猪的很多特性被人误解,并非天生如此。由于中国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决定,猪大多数被养在家里,几乎不吃田里的庄稼,几乎不帮助人做任何事情(不像羊能提供奶和毛、牛能犁田拉车、狗能守卫等等),成天只知吃和睡因此人们认为和厌恶猪不劳而获、好吃懒做,而且认为猪不问冷暖地睡在肮脏的猪圈里,因此认为猪愚笨和不讲卫生。猪其实具有很强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并且在动物界属于最聪明的几个物种之一(和犬类、猕猴、黑猩猩等动物并列),猪喜欢干净,但猪圈不能满足这种习性,因此猪的很多良好习惯和技能被压制。
猪的另一个特异性是不惧怕高度,因此猪从高处落下很少会摔伤,在城市中养殖的猪会翻越很高的人工障碍(围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