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生肖是哪些?

糜逢博糜逢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最早的姓,来源于母系社会时期,同姓不通婚。但父系社会来临后,姓氏就没什么区别了,只是为了区分同一父系血统的家族而已。秦统一中国后,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加之以法家思想统治,废除了同姓不婚的传统,百姓成了国家的编户齐民,按户籍登记籍贯和姓氏,以便征发徭役和征税。

秦朝末年的乱世,导致姓氏流失严重。汉朝建立后,推行的郡国制,导致了籍贯的混乱,很多流民甚至没有户籍。汉高祖刘邦为了区分士族和平民,又恢复了封建制,恢复了同姓不婚的习惯,还根据姓氏确定贵族阶层的身份。

西汉实行察举制,郡国每年向中央举荐孝廉,被推荐的人都有官做,同时还能得到丰厚奖金(钱帛);东汉时,有了秀才和明经两种科目,通过这些科目考试的人,也能得到官做或奖励。无论是察举还是科举,都是才学优先,姓氏并不重要。因为读书人要读书、写文章,只要字写得差,文章写得烂,无论姓啥都考不上。所以,宋朝以前,姓氏并不是社会阶层划分的唯一标准。

到了宋朝,出现了乡饮典礼,每个地区选拔一名德高望重的士人担任宴饮之主,称为“宾”,由知县陪同饮酒赋诗。参加者按姓氏排列座次。这时候,姓氏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依旧没变。

元朝施行蒙古制度,所有人不管是不是蒙古人,户籍登记都以姓氏为主(只记姓氏),行政区划也沿用蒙古制度,划分成直辖部、府、州、县四级,管理方式比较粗放。

明朝继承了元朝的制度,把土地分成田亩,一户一块,还设立了粮仓,通过里甲制度管理农民,征收粮食作为税。居民以街为界,按姓立社,每社设立社学,教育儿童。

清朝基本延续了明朝制度,只在雍正年间建立了户口册,以户为单位,登记人口和财产等情况,并允许自由迁徙。但是,清王朝并不承认民间组织的合法性,严禁结社。

民国初年,虽然废除了奴隶制度和土地改革,但是农民依然贫穷,社会阶层仍然由姓氏决定。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了著名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土地归集体所有,生产资料公有化,使得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人饱三餐、穿新衣,识字率大大提高,社会流动性增强,姓氏的概念逐渐淡化,不再作为社会层次分界的符号。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