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是什么生肖?
肖是十二生肖之一,属于肖牛,生人肖鼠,死者肖牛。 古人在建城立池时会考虑方位因素,如“子午卯酉向”和“寅申巳亥向”等。在安葬死者时也会考虑这些因素。 《水经注》:“谷水是赵简子所葬地,而水之北有子墓,亦谓之晋侯墓;水之南有晋王陵。”(按谷水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 《大唐故司空崔公神道碑》:“先伯祖少府,贞观年中为虢州刺史。州之西南五十里有故郑庄公墓,即桓公之孙,宋公之子。……公之昭穆,旧列庙庭者四世。永徽中,以太宗皇帝之故,追封先伯祖为司徒。”(按此碑记载的“永徽中”“昭穆”等用语与唐高宗李治统治时期相符)
以上两则史料中的“子墓”“晋侯墓”显然都是指“墓”而非“坟”,因为“坟”是指高出地面的土丘,而“墓”则是埋葬死者的山洞或坑穴。 古人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每时辰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子时就是现在的午夜十一时至凌晨一时,丑时是现在的凌晨二时至四点,等等。每一个时辰都有特指的动物象征。
据说子时的动物象征是老鼠,丑时是牛,寅时是虎,卯时是兔,辰时已来到,这时候是龙。已时蛇,午时马,未时羊,申时猴,酉时鸡,戌时狗,亥时猪。 这种每个时辰对应一个动物的“十二属相说”,并非始于近代,而是在汉代已经存在了。 《汉书·食货志下》:“司马迁曰:‘民人之吃谷者,一月三十日;至七月,人畜热病少解,田事始修。’孟康曰:‘三十日者,自正月上朔到十月十五日,共一百五十六日,折中算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也。’臣瓒引张晏语,亦云正月为旦,二月为尾,至于十一月冬至,岁馀更始。”又:“先儒说,寅初,虎始行;卯初,兔始行;辰初,龙始行;巳初,蛇始行;午初,马始行;未初,羊始行;申初,猴始行;酉初,鸡始行;戌初,狗始行;亥初,猪始行。”这两段话里的“寅”指的是早晨三点至五点,“卯”指的是早晨五点至七点,余类推。 另外汉魏时期已经有了“生肖”的说法。
南朝梁代沈约著《俗书二十字》中提到:“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里的“卯”“辰”“午”“未”“申”“酉”“戌”“亥”正好与今天的“八字”中的“八字”相合。 可见东汉班固著《白虎通德论·五行篇》里关于“五德终始”的解释:“何谓五德?金德之始,木德承之,火德继之,水土德次之,金德终之。”(参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土德”之后不是“火德”而是“水运”,似乎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这是因为土属中央,而“中央”又有“戊己”之分,“戊”属阳土,代表土地中的固体部分,“己”属阴土,代表土地中的微生物和植物根须。
《春秋命历序》:“土德王,寅午戍加未。”又:“丙丁甲卯元,亥子丑寅位。”“寅”还是指的上午三时至五时的“寅”。 “十二地支”加上“十二属相”再加上“流年太岁”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预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