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侍郎是什么生肖?
礼部侍郎是属“牛”的。 唐朝初年,中央机构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刑、工等五个部,每部设尚书一人(正三品),副手侍郎二人(从三品);唐肃宗时,为了节制宰相权力,提高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权限,改革中书门下体制,将以前的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改为同平章事(仅三品,但仍为宰相);同时,在尚书省各部增加一名侍郎(正四品),作为各司负责人,直接参与大臣议事。所以此时的礼部侍郎可以理解为现在的中央办公厅主任或者国务院办公厅主任。
到了宋朝,为了加强皇权,削弱外戚权和相权,设置了参知政事(实权副宰相,与宰相平级,但地位更高)和枢密院,分割了尚书省的权力。此时,尚书省仍分置六部,每一部仍有侍郎负责日常事务办理。故此时期的礼部侍郎可理解为现在的国务院下属各部部长。 元朝设立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取消了尚书省、门下省,但保留了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并沿用唐宋的官制,设置了左右丞相以及平章政事(相当于宰相)、左丞右丞等官职。其中,左丞相一般由蒙古人担任,而右丞相则由汉人担任,以左丞相管省事,右丞相管礼仪。可见,礼部侍郎这个职务由右丞相来兼任是合情合理的,这时的礼部侍郎就相当于是现在的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
明朝建立后,沿袭了元制,设立了三省六部。但因为汉人的政治传统影响,认为唐宋时期藩镇跋扈、宦官干政是不合理的,因此为了制衡相权,便让六部分权,同时又用内阁制约六部。在这一制度下,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不再是由皇帝兼任,而是由贤德之士担此重任,实际上等于撤销了尚书省,其权力被六部分割;而侍郎则变成了各司的负责人,直接对尚书(总理)负责。所以这种制度下的礼部侍郎就相当于现在的部委部长了。
到清朝,基本延续了明朝的制度,只是做了少量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