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吃荤动物什么生肖?

胥琦胥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十二生肖中,有3个属相是吃素的——属羊、属狗、属牛;同时也有4个属相是吃荤的——属鼠、属虎、属蛇、属猪。 什么是“吃素”和“吃荤”呢?“素”指的是非哺乳动物类蔬菜;而“荤”则是指有“血腥气”的肉类。(注:此处的“荤”与佛教、伊斯兰教中的“荤食”含义不同) 为什么有些属像是吃素的某些属像又是吃荤的呢?这就要从12属相的文化起源说起了。 根据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的考证,12属相文化起源于中原地区,具体的时间大概在商周时期,这个时期的12属相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

在那个时候,人们把一年划分成四季,每一季都对应一个动物,它们分别是:春天兔子,夏天蛇,秋天鸡,冬天猪。 至于为什么这么分——春天兔子多,夏天蛇多,秋天鸡多,冬天猪多。这是因为古人根据每季农作物的长势判断动物的多少,当然这种判断是有科学依据的。例如,《诗经·七月》里有关于农作物品种的记录——“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萑苇。”又如《礼记·月令》里记载了每月的动物变化——“孟春之月,鸡鼓其母。……仲秋之气,鹰隼起飞,鸠笛音悲。……” 所以,对于古代中国人来说,一年分为四阶段,每阶段都有对应的动物,这是天地万物秩序的体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也是在这一过程中完成自身成长的,所以人有“五脏六腑”——肝心脾肺肾外加胆,这与64卦中的60卦是完全吻合的。

而在这些动物里面,只有4种动物是带“血”的——猪牛羊马,这就是吃素的4个属相;另外8种动物是不带“血”的,也就是吃荤的8个属相——鼠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那么为什么属虎人吃荤呢?这要从20世纪70年代出土的甲骨文中发现端倪。 在甲骨文中已经发现有“寅”字,且有很多“寅”字的写法,这说明早在殷商时期,“寅”字就已经出现了。而且,在殷墟发掘的甲骨文当中有一块甲骨刻辞写着“丙辰晦寅”,说明当时的“寅”相当于现在的农历正月初一。

根据现代学者和古文字学家的研究,将“寅”字的字形演变复原后,发现它最初的样子像一个“大”字,然后再变成今天“寅”字的形状。 而“大”字在古代甲骨文和金文中常常被写成下面这样—— 从“大”字的变化过程来看,如果“大”字中间的一竖连接上下两部分,那么这个字就是“天”字;但如果这一竖不连接上面部分,而这个字就是“寅”字。 所以,“大”字中间那竖是否连贯,决定了这个字是“寅”还是“天”。“寅”的字形是从“大”字变来的,说明“寅”的本义是和“大”一样的,即大小的大。

但“大”除了表示“大”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思——牛大的意思。(见《说文解字》)既然“大”字本身就有“牛大”的意思,为什么还要用“寅”来表示“牛大”呢?这是因为“正月”的“正”字和“正月”的“征”字在当时都是指“牛在田地里开始耕耘”,所以正月也叫“耕牛月”。

既然正月(立春)的时候牛已经开始耕田了,那就说明这一年农业收成的好坏取决于牛的力气大小——牛越大越好,这就引申出了“努力”“勤奋”的意思——也就是现在“大力发扬牛的精神”中的“牛”。 由于“正月”的“正”字和月份相关的字大多写作“征”——二月“惊蛰”的“惊”字,三月“清明”的“青”字,四月“立夏”的“立”字,五月“芒种”的“芒”字等等,所以,“二征”、“三征”、“四征”……一直延续到“九征”,这些“征”字其实都是一个意思——表示春季开始,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盎然。

那么“九征”之后呢?“十征”、“十一征”、“十二征”……这些后面带“征”字的词语表示什么意思呢?因为“十二月”的“十二月”的“月”字在古代同“肉”字,所以这些词组表示——在“十二征”的农历十二月,家家户户都要杀猪宰羊,准备一年的肉食。 因此“十二月”也可以叫做“腊月”,而“腊月”的“腊”字也常常写作“臘”或者“臈”。 “腊月”的“腊”字为什么常常写作“臘”或者“臈”呢?就是因为在“腊月”这段时间,古人要举行“腊祭”——用兽肉祭祀祖先。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