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属相是什么生肖?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每年公历2月3日至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立秋、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皆立其正,至者,极也。”意思是说,“立”是指开始的意思,立春标志着万物开始有了复苏的迹象;立夏、立秋和立冬,分别表示进入夏季、秋季和冬季,而立春则是四季之首。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物候期相差甚远,因此有些地区可能依然雪花纷飞,而有些地方早已草木萌动。所谓“春雷响,万物长”“惊蛰刮春风,春耕不能停”,说的就是春天在不知不觉中来临了。
古人将立春分为三候,每候5天,共计15天。每候都有自己的特征: 一候东风解冻。意思是说,立春之日,东方吹来和煦之风,冰雪消融,自然界的冰封雪冻逐渐消退。 二候蜇虫始振。立春过后,气温回升明显,蛰居的虫子慢慢苏醒。 三候鱼陟负冰。到了立春第三候,水面冰块融化,鱼儿跃出水面,游弋嬉闹。 当然,这些仅仅是自然界的变化,真正决定立春是否恰当的,是农业生产活动的反应。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农作物与节气之间的密切联系——《吕氏春秋·季冬纪》记载: “命乐师习舞,以祀上帝及五祀(五岳),大蜡百神……命渔师伐大鱼,戮之,以为夏祭品。” 意思是说,冬至这一天,君王会命令乐师练习舞蹈,祭祀天地神明与五岳山神;而到了立春时节,则要有意识地开始培育鱼类幼崽,为夏天的宴饮做好准备。
可见,自周朝开始,立春便是一个重要节日。汉代承继周制,立春之时天子率群臣迎春于东郊,并设坛祭祀。唐宋时代,立春之日帝王与群臣还要赏梅花、探春宴。元朝之后,这一风俗渐渐消失。如今,我们只是在课本中了解到“百草回芽”,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找寻关于“打春”的片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