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扰民怎么办?
午休时楼下餐馆放高音频,楼上幼儿园孩子睡不好;隔壁小区在建,大型器械昼夜不停运转影响附近幼儿园正常教学……噪声污染不仅影响成人,对儿童尤其是幼儿的生长发育、心理健康、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都会造成损害。幼儿大多时间生活在幼儿园和家里,如果这些场所受到噪声干扰,将对其成长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幼儿园和居民区的噪声管理。
噪声污染是个老大难问题,虽然目前国家和地方都有噪声污染防治的专门性法律,也有相应的执法体系,但在诸多主客观原因的制约下,实际管理和执法效果还不够好,给广大居民包括儿童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不小的困扰。因此,在治理幼儿园和居民区噪声污染时也面临一些共同的难题。
在管理方面,由于噪声瞬时性、分散性等特征,存在取证难、源头追溯难,管理、执法和司法机关认定难,导致噪声受害者维权成本大、维权难。幼儿园作为公共机构,当受到噪声干扰时还可以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维权,而居民个体维权比较困难。噪声污染作为环境污染的一种,具有跨行政区域的特征,尤其是邻近的大型交通干道和在建工地,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周边较广区域的幼儿园和居民区,客观上造成单个区域的政府和相关部门管理有难度、效果不理想。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完善管理和执法:第一,提高管理和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噪声污染属于环境污染类型,幼儿园和居民区的噪声污染还关系到广大儿童和成人健康权益的保护,因此需要加强管理和执法队伍的专业能力建设,通过培训和在实践中学习使管理和执法人员掌握噪声污染的有关特征、规律以及相应的法律制度,熟悉执法要点,提高对噪声污染的判断和处理能力,切实加强管理和执法力度,以达到提高执法效果和公众满意度的目的。
第二,发挥好社会力量和社区居民的监督作用。噪声污染有别于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其损害虽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专业设备得以认定,但本身也是一种可以通过人的耳朵感受到的客观存在。幼儿园教职工以及幼童的父母、爷爷奶奶等都有可能成为噪声污染的“监听员”,其所在社区的其他成年居民也可以成为噪声污染的监督员。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在幼儿园和社区组织宣传讲座等形式进行宣传,说明噪声污染对幼儿园正常教学和附近居民儿童健康损害的严重性,宣传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制度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执法职责,告知幼儿园和居民的维权途径、维权方法以及如何发挥作为“监听员”和监督员的作用。
第三,强化社会共治和行政区域的区域联动。幼儿园和居民区的噪声污染防治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多方合作。尤其是对于在建工地这类跨行政区域的大型噪声源的管理,需要相关区域在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的组织下加强执法联动,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签订区域联动协议确立日常管理和执法机制,同时通过居民区、街道和区级媒体、政府网站等多种途径进行噪声防治信息的公开和监督信息交流,真正形成社会共治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