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工科实验班怎么样?
工程训练中心(原工程训练中心)成立于2017年12月,在原机械学院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制造技术训练中心和工程训练中心基础上组建而成,是我校实施实践育人的重要教学机构和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主要承担全校实践教学、东北大学工程训练认证项目、工程实训认证(工程师学院)、国际学院实践教学等相关工作。中心坚持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打造一流,以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为重点,突出军工办学特色,依托“三区联动、厂校融合”协同育人平台,创新实践育人模式,将工程训练与课程项目、学科竞赛、工程实践、科学研究、创新创业融合,构建了“1+4”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效果。2006和2007年先后被评为辽宁省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4、2018年两次通过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合格评估,2019年获评国家级示范中心优秀组织单位;2019年,获批教育部首批“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智能制造工程训练中心”,是东北唯一的教育部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拥有“装备研发数字孪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兵器工艺培训中心。
中心占地面积5万余平方米,设备2500余台套,价值2亿元,规划有序、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下设数控加工、特种加工、精密成型、创新工坊和军工特色等5个车间、12个训练部、1个兵器工艺培训中心,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2014年以来,按照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和实践教学的要求,在国家和各级政府及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规划实施了“智能制造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总建设面积3.7万平方米,已建成1.2万平方米,现有机器人系统、工业互联网、3D打印、智能物流、激光加工等13个智能制造系统及配套设备。中心教学、科研与产业有机结合,建有“东北大学现代制造培训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校属企业,开展现代制造技术培训。近5年,接待国内外教育考察2200余人次,培训国内外人员1.2万余人,已成为集“开放、创新、实践、育人”于一体的示范性工程实践平台。
中心现有教职工8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含高级实验师、企业教授级高工)24人,博士(含在读)32人,60人受聘为研究生导师,入选全国模范教师、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百千万(百人、千人层次)人才等人才计划。主编教材(专著、译著)10余部,发表教研论文100余篇。
中心按照“面向全体、分类实施、实践育人、循序渐进”的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类型的本科生制定了涵盖制造技术认知体验、制造基础知识实训、机电设计及制造技术综合训练等三个层次的工程训练(金工实习)教学体系,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年培养学生1.3万余人,开设数控加工、模具制造、特种加工、先进检测、汽车驾驶等20余种工艺,300多个实验项目。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大力开展学科专业竞赛,近五年,学生获国际级奖项593项,国家级奖项978项;承担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28项;发表相关论文800余篇,授权专利774件。通过工程训练,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显著提升,培养了一批具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跨学科、通工程、国际化”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