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的属性是什么?
这个研究起来有点意思,我是学动物学的,虽然不太精通八字与相术,但是有些基本的常识还是知道的 首先说生肖是十二属相,而不是十一个或十二个。因为地支是有阴阳五行的,子午寅申巳亥都是阳配阳、阴配阴,而卯辰酉戌丑未都是阳配阴、阴配阳。所以每个地支都有对应的阴阳五行,而一个干支对应一天的太阳由东向西移动的一个位置(中午12点为一个位置)。
每个时辰都会有阴阳两个时间段,每两小时作为一个时间段,每一个时间段都属于同一地支,因此每个地支都拥有自己的时间坐标。 而八字就包含年柱、月柱、日柱和时柱,这4个字代表时间的含义,每一柱各有两个字,总共8个字,因而称为“八字”。如果算上流年流月那就有六个阶段,再加上“大运”(十年一步),那就更有时间坐标了。
在八字里流月和流年是不论地支的,只论天干,而大运则是完全无视地支。因为干支有着固定的阴阳五行,而阴阳五行是有其相生相克关系的。这些在《易学》中都有详细的论述。 关于生辰八字合婚这里也简单说一下。其实合婚并不是看双方出生年月日的时辰是否相同,而是看双方的年柱有没有阴阳或者是干支上的作用关系。如果说年柱有阴阳或者干支作用的话,那么双方的感情就会有所波折;而如果年柱没有这种关系,即使日柱或者时柱不合,也没有什么关系。
当然合婚最重要的还是要结合神煞、胎元等一起分析才准确,毕竟八字是一个综合的信息场。
十二生肖的周期为十二年,每一个生肖动物,都会每隔12年轮转一次,而十二生肖的顺序: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是依序相接,不能颠倒的。
十二生肖按十二地支排序,常用于表示人出生的年份,也可以用于纪年。我国南方部分地区也有用建除杀等十二个月建纪年的习俗。十二生肖与人出生年份的配属是以纪年干支中的地支为主配属,即某年地支为卯或为子年的时候,就是兔子年或鼠年。生肖地支配属纪年干支的地支,所以纪年干支的地支决定当年所对应的生肖动物。
十二生肖源于先秦,从血缘衍化的家族观念转化成时间衍化的纪年动物。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已经有很多动物图像,牛、羊、鹿等,作为族徽使用。《晋书·王济传》记王济好养性服药,性好马,而当时人认为王济相貌像是"马祖",故有此爱好。《宋书 ·柳元景传》说柳元景"与武帝卯年午时生,帝长元景一岁,令使兄事焉",指出了具体的生肖纪年。又同书《王玄谟传》中有"甲午、丙午、戊午、庚午、壬午,五年一午,午为马年",可知此时生肖与地支的关系已经明确固定。但最初,"子"不作为动物,而用"儿"字表示。北朝范云《岁暮出华省》诗有"去旧美新子,迎新弃旧儿"句,"新子"、"旧儿"即是"亥、子"年的并举。
十二生肖中无猫,却有兔,这与古代东方文化的价值取向有关,也与中国人的社会伦理观有关。从世界上看,在所有民族中,以兔为生肖的为数不少;以猫为生肖的,鲜有其例。这恐怕是与中国传统上以农业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在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动物价值是以是否有功于农事来定位的。例如,在人们传统的语汇中有"猫猫不拉屎、兔子不吃窝边草"等说法,即反映出古人对猫、兔两种动物在本性上的评判价值。猫是一种典型的玩赏宠物,既无益于农耕生产,也无益于人的生活;而兔子,尽管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中,有"狡兔三窟"等害处,但其天性是憨厚、驯良的,是善良动物。显然,在猫与兔价值取向的取舍中,古人必然要站在农耕和人文的伦理本性的立场,选择兔子不选择猫,这与世界上其他民族选择以某种动物作为纪年生肖是一致的。从世界范围来看,以猫作为生肖和以其他动物作为生肖的民族少有交流。从历史上分析,世界上将猫作为生肖,其年代也晚于东方民族。
此外,猫本是在唐初才传入中国的,十二生肖的最后定型又早于这种传入。总之,中国和世界绝大多数民族有猫无兔的生肖取值和中国传统习惯上的伦理取向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