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从谁来?

战帆馨战帆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 辰龙已蛇,午马未羊 申猴酉鸡,戊狗亥猪 这些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标准十二生肖,后来有了不同。 先秦时期以十为一个循环单位,每一循环的第一个是子时,也就是现在的午夜零点。古人把夜晚分为五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子时就是现在二十二点至凌晨一点。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这十二地支与现在的计时方法完全一致。 由于每一个小时正好等于现代的两个钟点,所以每一个钟点就有五行属性。比如23点到1点是子时,五行属水;1点到3点是丑时,五行属土等等。

《庄子·天下》中记载了古代十二时辰与五行的对应关系: 在子时至巳时之间共有六个时辰,每个时辰都是四十五分钟,因此每个时辰都有阴阳之分。在阴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太阳都会出现在正南方的天空中,这段时间属于阳时,也就是每个时辰的一半。而月亮绕地球运行的一个周期(一个朔望月)恰好包含十六个阴历日,因此在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月亮也在南北方天空中来回移动,每个时辰也都有阴阳之分。 随着二十四节气形成的完善,古人在阴历每月初一将节气与农历月份结合了起来,建立了二十四节气,并规定立春为每年第一个节气,大寒为最后一个月节。

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规律,到了唐代,人们又把二十四节气分成十二段,每段对应两个节气,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定气法”。 这种分法导致了每一个月都包含有阴阳各半个节气,从而使得每月初一和十五的阴阳区分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但每个节气的开始时间仍然保持不变,仍然是公历的二月三日或三月二日。这样,在每个月初一和十五时,太阳和月亮的运行仍然是有规律的:如果太阳从东方升起,那么月亮一定是西方落下;当月亮由东向西行进时,太阳则由西而至东。

到了明代,人们又通过观察发现,月亮由缺变圆或者由圆变缺的时间并不遵循固定的规律,于是在农历月中加入了“望日”的概念。 当月亮由亏变圆(或由圆变亏)十个时间间隔称为“朔望月”,这一周期平均约为二十九天半,比农历一个月的时间多出七天左右。而在新月或者满月出现的日子则被称为“望日”,其中每个月月初的新月称“初望”,每个月末的满月称“末望”。 随着“朔望月”被引入农历体系,每月初一十五的阴阳之分变得不再重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