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什么生肖?
“孝”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关于孝的记载也散见于各种古书、典籍中 《左传》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时期鲁国人少孺,侍奉父母非常孝顺。父亲是个盲人,母亲双目失明。少孺每天清早都要给双亲洗漱、梳头、换衣服,不论春夏秋冬,天天如此。如果母亲想上厕所,他就手牵母衣接引;若父亲想要什么东西或者到哪里去,少孺就一手背起父寝褥,一手替他拿着物件或引路。 如果遇到雨雪天气,少孺就躬身背起父母,亲手为他们洗涤。父母有病,他就在床前昼夜不离地守候照料。 有一次,少孺陪母亲出门散步,忽听背后有急流之声,回头一看,原来是母亲掉进了水沟,他立即跳进水沟把母亲打捞上来。 这种孝敬父母的举动在今天看来也是难能可贵的。
在《战国策》、《礼记》和东汉赵晔所著《孝武皇帝世家》中也有关于先秦时代孝子的记载。这些记录中的父母不仅是盲人或是腿脚不便的老人,而且还包括那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平庸之辈。可见古人是非常注重“孝”这一行为的。 那么为什么要在十二生肖里加上一个“孝”字呢?我认为这体现了中国古代“以孝治天下”的理念。
我们来看十二地支寓意的起源:在《周礼·春官·司尊彝》中有载,古时天子祭祀时,根据礼器摆放的位置和数目不同而区分祭祀对象的身份区别:面对帝位摆放的礼器较少,表示祭祀的是天神;两侧及后面摆放的礼器较多,表示祭祀的是地祇(qí);正面两边的台阶上摆着盛酒的器皿,表示祭祀的是人鬼。
后来这祭祀的对象逐渐简化为“天地君师”四象,再简化为“天皇地皇人皇”三皇,最后形成“天地”二元论。 这里的“天”与“地”其实就代表了阴与阳两个卦象,它们分别象征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在《说文解字》中对“天”的解释就包括:“父也。”“地”的解释也包括:“母也。”可见在古代“夫”与“妻”除了代表男女之外,还是阴阳的象征。 用十二地支象征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实际上就是把白天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六个小时,分别用阴阳来代表。上午属阳,就用奇数计时,叫作“子时”,象征阳极盛;下午属阴,可用偶数计时,称作“丑时”,象征阴极盛。 “初”指早晨,所以“寅时”、“卯时”就象征由阴转阳,由黑暗到黎明的过程。 而“辰”时、“巳”时就象征朝阳渐渐升起的阶段,“午”时是正午,阴气达到顶点,故称“未时”。
“申”时、“酉”时则相当于傍晚,“戌”时、“亥”时则相当于夜半。 从子时至亥时,又循环一遍,整个一天就被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代表了阴阳的一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时长正好是六个小时。 这样的划分恰好对应了现代科学对人体生物钟的研究结果——夜间1点至三点,正是人体经络运行至肝胆经脉之时,此时人宜卧息,否则就会损耗胆气、肝血;子时和午时,则是阳气始生之时,此时应“食勿饱食”,否则就会损伤脾胃之气;下午13点至15点左右,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候,也是阳气达至顶峰的时期,这时若过多吃甜食,就会使体内积热,容易长出痘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