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物代表哪个生肖?
这个问题有趣,我刚好前段时间研究过,发出来供大家参考。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对应的动物。 每个生肖都有对应的年份和季节。其中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分别对应农历的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腊月。也就是它们所属的花季(月份)。
还有“三春”、“三夏”、“三秋”、“三冬”的说法,对应的是二十四节气里的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 那么现在的问题来了,哪种实物代表哪个月份呢? 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真的是千奇百怪。
因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除了十二生肖这种纪年法外,另外还有干支纪年法、农历纪年法等等。而且很多人并不清楚的是,其实我们的祖先在记录年月日时,是使用阴阳历的。有太阳、月亮的盈亏,也有二十四节气。
所以,如果按照阴历来计算的话,每一种节气对应一个月份,那每个月份就有一个代表动物。 比如立春(农历十二月廿二),阳气上升,万物始生,这个月代表的动物是熊。因为“立春”的时候,“冰封雪盖,万物不复”只有熊还在坚持。(《春秋·昭公三十年》:“楚子使屈生由大司马田。大司马田卒。楚子问其故于子革曰:“何故死?”对曰:“熊乃独。”) 雨水(农历正月廿一)之后,天气回暖,东风解冻。这个时候青蛙开始鸣叫。所以雨水代表着蛙。
惊蛰(农历二月),蛰虫苏醒,此时代表昆虫动物的蛇,开始在泥穴中蠕动爬行。因为它的活动与气候有关,每当寒气弥漫,它就进入洞中不动不食,等待温度升高才出来。所以惊蛰表示着蛇的开始活动。 春分(农历二月廿一),白天黑夜平分,莺飞草长,小麦拔节。燕子开始飞来。所以春分意味着燕子的到来。
清明(农历三月),天气清朗明净,草木繁盛,到处一片生机盎然,这一天的早晨,公鸡啼鸣。所以清明代表着雄鸡。 谷雨(农历三月廿三),雨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谷类作物开始发芽生长。黄鹂出现在田间,“一雨初晴,晓见黄鹂叶底”说的就是它,因此谷雨代表着黄鹂。
立夏(农历四月),万物茂盛,青葱翠绿。在这一阶段,青蛙雌雄异形,且雄蛙发声。“稻花香里,听蛙声一片”说的是它,所以立夏代表着青蛙。 小满(农历四月廿七),小满者,满而不溢。麦粒渐丰满,这时节,蚕儿结茧,蜂儿酿蜜。俗话说“小满小满,麦粒渐满”说的就是它,所以小满代表着蚕。 芒种(农历五月),时值仲夏,百花争艳,蜻蜓飞舞。农谚说:“芒种夏至天,遍地麦子秀。”意思是说芒种时麦子快要成熟了。所以芒种代表着麦子。
夏至(农历五月廿四),白昼最长的一天。万物至此皆盛。阳极之气,如箭在弦。草木壮盛,蝉响树荫。北方地区的野兔开始生育喂养幼兔。所以夏至代表着兔子。
小暑(农历六月),暑字面上意思就是天气开始炎热。此时植物枝叶繁茂。青蛙每天不停地鸣叫,直到傍晚才停止。“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坐在家里,满头大汗!”就是说这个小暑代表着青蛙。 大暑(农历六月十五),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赤日炎炎似火烧”——火苗在空中燃烧,这时的动物都开始避暑了。只有鸟类还坚持飞行。所以大暑代表着老鹰。
立秋(农历七月),金风送爽,谷物成熟。鹰隼开始盘旋在高空中,寻找猎物。“天高云淡,秋风送爽”说的就是秋天来临。所以立秋代表着鹰。 处暑(农历七月廿三),处是终止的意思。处暑就是炎热的夏天结束。“一场秋雨一场寒”,这时寒蝉鸣叫,知了不再嘶嚎。所以处暑代表着蝉。 白露(农历八月),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时候的禽鸟都准备南迁过冬了。而植物开始凋零。惟有菊花,独树一帜。“秋高气爽,菊香宜人”说的就是这个节气,所以白露代表着菊花。
秋分(农历八月廿五),阳光直射点达到南回归线并继续北移,大部分地区昼夜等长。“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说的就是秋分这一天。所以秋分代表着鸳鸯。 寒露(农历九月),露珠晶莹剔透。这一天的早上,喜鹊会开始叫唤。“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的就是寒露景色。所以寒露代表着喜鹊。
霜降(农历九月十七),天气渐冷,初霜出现。“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述的是霜降景致,所以霜降代表着枫叶。 立冬(农历十月),水始冰,地始冻。鸿雁从北方飞向南方。“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意思是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要储藏起来了。所以立冬代表着甘蔗。 小雪(农历十一月),气温降到0℃以下,开始下雪。“小雪封地,大雪封河”说的就是小雪,所以小雪代表着农民伯伯。
大雪(农历十一月廿一),大雪纷飞,天地茫茫。这时节,鹊桥相会,牛郎织女用真情浇灌爱情的玫瑰。所以大雪代表着鹊桥。 冬至(农历十一月廿四),阳光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最北端,进入冬至,白天最短,夜晚最长。“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说的就是冬至佳节。所以冬至代表着汤圆。 小寒(农历腊月),天气越来越冷。虽然梅花娇艳,然而对于动物们来说,没有什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