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是什么生肖?
“汀”字在字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汀”的意思是“水边平地,小洲。”由“汀”字想到的词语有“沙汀”“浅草”“草坪”“海滩”“河滩”等等。由此不难看出,“汀”字的原意是指水边之地。 那么,为什么“汀”字的读音要用“tīng”呢?这得从字形谈起。 “汀”的字形演变如下: 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再到隶书,“汀”的字形一直保持了“水边平地,小洲”的外形,所以汉字中很多与“汀”有关的词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形象。比如形容沙滩的“坦”(土旁)、“灘”(走之)、“灘”(提手);水草丛聚的地方叫“荇”(艹字旁)、“蘋”(艹字旁)、“莕”(艹字旁);水中小洲称为“沚”(止字旁)、“渚”(三点水加居住的高架屋盖)等。
不过也有一个例外——这个字就是“停”。“停”字从车从丁。《说文解字》中说“丁,声也。”那么这个“丁”其实就是“停”的“汀”。许慎这里的说法其实是有问题的,因为文字的形成发展往往是先有了实物然后才有其形状的文字表达,而不是有了读音再去寻找对应的字形。但这个错误却是可以理解的,试想一下,当人们看到一列车停下来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它(它)停了”,紧接着才会去考虑是什么原因让它停止不动的,是不是遇到红绿灯了或者有人让它停车呢?因此“停止”的“停”字就有了“丁”这个部件。同样道理,“汀”由于保留着“水边平地,小洲”的外形结构,所以产生了“仃”(停)这一音节的衍生字。
说了这么多“汀”的字形演变和相关的生字,终于该说说这个问题了——“汀”字的本意是指什么动物或植物的? 我的猜测是“汀”的原意是指水草。理由如下:
1.古文中“汀”的字形与水草有关字形的出现频率基本相同,如“荇”、“蘋”、“芷”等;而与树木花草有关的字形出现的频率则较低,虽然也能找到,但很不常见,如“荷”、“芦”、“蔷”等。
2.用“汀”指代水草所组成的短语在古书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如“汀溆”(水边的沼泽地带)、“汀苹”(水草名)、“汀芷”(水中香草)、“汀葭”(水边的芦苇)等。与此相对比,用“汀”指代其他植物组成的短语就要少得多,而且多用“汀”代替“滩”来表示水草。
3.用“汀”来表示某个具体的水生植物也是经常见到,特别是“汀芷”,指代茝兰香草。《楚辞·离骚》中有“步汀芷兮桥头”一句,王逸注曰:“汀,水滨也……芷,香草名。”又如“汀莲”(荷花)、“汀柳”(垂柳)、“汀莎”(草地上的香附子)等也都是常能看到的词。
我猜想的“汀”的原意为水草,而不是小水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