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其锐气属什么生肖?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可以说很无趣,就看以怎样的心态去看待它了。 说有趣是因为从历史沿革角度来看待,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人很早就知道了“避其锐气”的道理并运用到了实际战斗中。比如《孙子·军争》中提到: 吴起是战国初期著名军事家,与孙武齐名,著有《吴子兵法》传世。其中同样有关于“避其锐气”的论述—— 可见从孙子到吴起再到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李靖,从古代一直到近代,人们一直在宣扬着类似这样的战斗原则。这些记载和流传下来的典籍文献,都属于正史类,比较靠谱。所以可以肯定的说,中国人很早就知道并且运用了“避其锐气”的原则。
说无趣是因为如果仅仅就中国历史来看的话,这个所谓的原则似乎又有点无厘头。毕竟中国的古代战争模式是以冷兵器为主,注重阵型的排列,而重步兵又是阵型的核心。这样就容易形成一种现象,就是当一支军队刚刚经过激战,士气和战力都处于巅峰状态的时候,往往会成为这支军队最可怕的时刻。因为此时的军队重骑兵多、重步兵多,无论是轻骑兵对重骑兵还是轻步兵对重步兵,相对都比较困难。而等到双方的轻骑兵和轻步兵都参与战场搏斗的时候,虽然兵力可能更多,但双方的重骑兵和重步兵都已经大大减少了,战斗力也相应下降了。这种状况有点像足球场上常说的那句“球品即人品”,在实力差距不是很大情况下,往往实力较弱的球队反而能创造奇迹击败强队,而实力强的队伍反而越加不济。这也是“避其锐气”原则在中国的实践中最没有存在感的原因所在——在以重兵方阵为主的古代中世纪战场上,似乎很难找到运用这一原则的最佳时机。
不过,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到更广阔的地域,就会发现“避其锐气”其实是一种极为普遍的军事原则。在冷兵器的古典战场上,除了中国外,在欧洲和中东地区也同样存在着大量的重骑兵和重步兵。在这些以重兵方阵为核心的战场上,一旦一方的轻重骑兵率先被另一方消耗殆尽或者因伤亡过大而退却,那么形势就会很快向另一方倾斜。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欧洲中世纪的战争中,经常会发生突然倒戈的事件,而倒戈的对象往往是先期占据优势的一方(重骑兵较多的一边)。1214年的布汶战役,法国轻骑兵的突然败退使得本来占优的法军瞬间崩溃,而之前一直处于劣势的英军则一鼓作气赢得了胜利;三十多年后,这一幕又在索姆河重演,只不过这次倒戈的主体是德军的轻骑兵,他们突然放弃了对法军的攻击,使本来处于下风的法军顿时士气高涨,转而击退了企图反攻的德军。而在中东地区的奥斯曼帝国与萨法维王朝的战争中,同样也上演过类似的场面,只不过主角换成了奥斯曼的轻骑兵和波斯的重骑兵。
“避其锐气”虽然是中国的古训,但却并非是中国独有的智慧,而是来自于人类文明共同的启示。只是在中国古代的冷兵器战场上,由于特殊的历史发展原因,这种原则似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践。这或许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遗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