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17属什么生肖?
农历每个月的初一,属于“朔”,农历每个月的最后一天,属于“晦”。而农历十五日这一天,既不是“朔”也不是“晦”,这一天的名称叫做“望”。 所谓“月相”,就是指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所处的阶段。由于月球本身是不发光的,我们把太阳和月球同时出现在天空中(即太阳和东升的月球几乎同时在地平线上)的时刻称为“朔”;把太阳和月球在同一经线上的时刻称为“望”;把月亮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下方,也就是“日月同升”的时刻或前后几天,称为“晦”。
我们看到的月亮只是月亮本身的亮光被太阳光照亮了一小部分,这就像用手电筒去照射远处的一个物体一样,手电筒的光越暗,它所照亮的部位就越大,反之则越小。所以,在一个月的不同时间里,我们看到的月亮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当月亮运行到近地点附近时,我们看到的是又黄又大的满月;而当月亮运行到远地点附近时,我们看到的是又小又暗的新月。
当然,月亮本身并没有大小变化,发出明亮辉光的只是太阳和月球同时出现时部分太阳光被月球反射回地球的一部分。如果月球和地球都自转的话,那它们对太阳和对方的影像就会产生夹角,这种夹角就形成了地球上看到的月相。
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个恒星月,也就是29.5天;而地球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所以在农历的每月初七、十八、廿八,以及初一、十三、二十三等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日蚀”就发生了。而在新月之后,也就是农历的每月初二、十四、二十六,以及月初、十二、二十四等发生的“月食”,其实是月球运行的“轨迹”与地球表面的交点不断在改变而产生的幻觉。只要坚持观察,这些“食”总是能按时出现的。至于那些未能及时看到的“食”,就会留在下一次再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