臬是什么生肖动物?
“象”与“像”的不同之处在于,“象”指代抽象概念,而“像”多为形容具体事物。 如“气象”中的“象”是表示抽象意义的“景象、样子”;而“大象”中的“象”则为具体的动物——象牙。 再看看“臬”字。《说文》中解释为“射侯也”。段玉裁注曰:“矢所立曰‘候’,亦曰‘臬’。”可见这里的“臬”也是指代具体事物的名词——“箭靶子”。 所以,“鸡鸣狗吠”中的“象”“像”,都是泛指一般意义上的动物和植物。而“鸡鸣犬吠”的“鸟兽”则专指南方地区的动物。 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看“鸡鸣狗吠”的出处——《诗经·郑风·鸡鸣》和《诗经·小雅·楚茨》。 “鸡鸣”出自诗句“鸡鸣而起,孳孳为善”(《史记·周本纪》)。“狗吠”出自诗句“犬吠深巷,鸡鸣桑树颠”(王建《雨过山村》)。 从这两个诗句中的“鸡鸣”和“狗吠”来看,它们分别对应着《诗经·郑风·鸡鸣》的开头和《诗经·小雅·楚茨》的首章。
《楚茨》这首诗主要是描写祭祀场面的诗篇。全诗八章,第一章如下: 楚茨楚楚,烝然萧萧。君子攸芋,福禄孔昭。 楚茨楚楚,烝然霞霞。君子攸芋,福禄攸介。 楚茨楚楚,烝然韶韶。君子攸芋,福禄攸消。 这首诗意译过来就是: 祭台上香火旺盛,神灵似乎十分高兴。 祭台上香火旺盛,神灵好像很欢喜。 祭台上香火旺盛,神灵的福佑不可阻挡。 第一章用叠词“楚楚”“潇潇”“霞霞”“韶韶”写出了祭祀场面的庄严肃穆,以及由此带来的内心敬畏之感,为后面的祈祷带来了感情基础。 第二章内容如下: 楚茨楚楚,烝然而止。载号載呶,乱我笾豆,屡舞僛僛。 楚茨楚楚,烝然而逝。载号載呶,乱我杯盘,屡舞傞傞。 楚茨楚楚,烝然而息。载号載呶,乱我黍稷,屡舞佶屈。 这章主要写了祭祀中因参与者秩序混乱而出现的种种失礼行为:有人大声喧哗,扰乱了摆放餐具的礼器;有人胡乱起舞,衣衫不整;有人饮酒过度,东倒西歪。这些错误不仅亵渎了神灵,也有损于参加者的个人形象。
通过这两章,我们可以发现,能进入到祭祀场合的人,应该属于社会上层。他们的言语和行为违反了作为绅士应有的礼仪规范,有损于个人的社会信誉。所以,“鸡鸣狗吠”的“鸟兽”,其实是特指南方地区文明程度相对较低的社会阶层。 这一点,司马迁很明白。他在《史记·郑世家》中说:“自虢废(亡国)之后,晋又伐郑,郑惧卑晋,卑晋,礼焉。故晋君骄奢淫泆,陵暴百姓,大臣不容,诛杀刑罚,无所不至,民苦之。” 同样,李白在《古风·其四》中批判的对象,其实也只是南方地区不文明习俗的代表—— 吴王美酒百千斛,醉得乌骓嘶狂风。 汉祖雄豪天下无,按剑夜啸疾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