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象征什么?
子鼠 生肖鼠的传说起源于《山海经·大荒西经》,据载,在颛顼帝死后,他的儿子鲧偷了尧帝的药,让颛顼复活了;但停药后,颛顼再次死亡。于是,舜命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娶涂山氏女娇,生子契。契长大后辅佐禹治水有功,被舜赐姓为姒;并任契主管部落联盟的宗教、祭祀等事。
后来,夏后启灭了禹建立的姒朝,建立殷朝;商灭夏后,迁都到殷,历史上称为殷商。而契的后裔中有名的伯益,被舜赐姓为嬴,因助禹治水又有功,被舜赐地为姚墟,其后代就以姚为姓。商末,伯益的后人仲雍继承吴国(春秋时的吴国位于今江苏苏州)君王位,并将父亲封地虞城(今山西永济)改称吴虞。此后,伯益后裔的一支被封于燕(今北京附近),史称燕国。
周武王伐纣时,燕国的姬姓国君率兵相助,立了大功;周成王时,为了奖励燕国国君的“孝”行,将唐地(今山西临汾附近)赏赐给燕国作为封地。由于唐地在上古属于晋国,燕国君主为此拜见了晋侯,表示谦逊。周穆王时,天子亲自前往燕国访问。可见此时燕国已经实力不俗。
到了春秋初期,燕国国君是周天子同父异母的弟弟,因此与周王室关系密切。公元前672年,齐国出兵攻击周王室,周惠王派人到燕国请求救兵,结果燕国军队未到,天子所派使者先被齐军杀害。此事成为齐、燕两国世仇的开始。 战国初年,燕国国力恢复,开始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同时燕国是诸侯国中唯一与边地游牧民族邻近的国家,所以也担负起了防御外敌的任务。
为了抵御北方胡人的侵袭,燕国在蓟丘(今北京市西南)修筑了长城,又利用原有城墙修建了北平宫。与此同时,燕国大力开发东北和北方草原,扩张了势力范围。 随着中原各国争战不休,燕国逐渐衰落下去,最后被秦国所灭。亡国后的燕国贵族四处逃逸。其中一支迁往山东琅琊郡,以国为姓,史称琅琊燕氏。这支燕氏之后迅速崛起,成为汉代新贵。
丑牛 据说,黄帝时有叫作力牧的神射手,他擅长相马,知道如何使马更快更好地生长,因此被称为伯乐。伯乐原指管马的官,后人简称管马的神为伯乐。 战国时期,赵国有一名叫孙阳的人,精通相马之道。有一天,他正在路边观察一匹老马,旁边一个老人问他:“这匹马怎么样?”孙阳回答说:“这马好极了!虽然老了,但我可以用神气让它再奔跑三年。”孙阳的话还没有说完,突然老马向前奔跑起来。孙阳十分惊诧,马上追上去,不料老马越跑越快。最终,孙阳没有赶上,只好失望地回来。
孙阳回到家中,他的妻子对他说:“刚才那匹老马是你所说的千里马吧?它怎么跑得那么快?简直就像一阵风!”孙阳惊奇地说:“天下竟然真有这种奇事!我数十年遇到很多骏马,但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马啊!”于是,“伯乐相马”的成语流传开来,人们用这个词来称呼自己的马识别者。
寅虎 “山上有老虎”……每个小孩几乎都会背这句童谣。这是因为,老虎一直被视为山林之王。 东汉学者应劭著有一本书,名为《风俗通义》。书中提到,当时民间有一种习俗,就是人们在正月初一这一天,把杀猪用的刀子放在桌上,假意招待“杀千刀”。接着大家聚在一起吃酒吃肉,好不热闹。
当然,这个“杀千刀”不过是个比喻,形容刀子很锋利而已。但有趣的是,这种风俗的源头,其实是在赞扬一种动物———老虎。原来,古人以为农历元月是一年的开始,这一天又是岁首,故而这一年要从这一天开始计算,称之为“元旦”。而老虎在森林里堪称至尊至伟,因此就用“老虎眼睛似珠子”“老虎屁股摸不得”“老虎嘴巴啃骨头”等词语来形容一切东西都很坚硬、锐利。如此,才有了“杀千刀”这样有趣的语言。
卯兔 在古代神话传说中,月亮上住着一位嫦娥仙子,她身边有一只玉兔,整日捣药。
在古代医学典籍《名医别录》中,就记载着这一药物的由来:“月宫有蟾蜍,形如鳖,色赤,目黑,四肢的长爪像兔,能走不能飞……服之可以不死。”“玉兔捣药”并非虚言。
唐代诗人李贺所作的诗《天兔》便提到了这一神物:“赤丸金鼎煮群仙,醉魄狂魂道不归。月殿饵星真可食,天风吹草透宝衣。”
辰龙 传说上古时期,舜曾命禹的父亲鲧治理洪水,但是九年时间,洪水并未退去。于是舜让禹接替鲧的工作。
禹带着妻子一起外出治水,他两手抱着河岸,身体悬空,用脚使劲蹬水,终于在积水中探出一条路来。禹的妻子陪着他风雨无阻,一同跋涉在三过家门而不入。他们二人的勤劳和忠贞感动了天地,于是天上降下谷物,野兽回到营地献出食物,疾病远离人群,百兽率领众星来到他们的帐篷前致敬。
治水成功后,禹获得赏赐,他被奉为天神的儿子,他的妻子则被尊为皇后。他们在天地之间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家。
而龙则是他们孩子的名字。
巳蛇 《礼记·月令》上就有关于伏羲“教民务农”的记载。
汉代郑玄注释这本书时说:“伏羲,神农,皇帝之号。”也就是说伏羲又称神农,神农又称皇帝。
那么为什么这三个名称互不相通呢?原来,这些称号指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君主。当农业取代狩猎,成为社会主要生产方式时,一些部落在中原一带定居下来,他们建立了国家,实行王制,因此称帝王,意思是从事农耕的君主。 而那些尚未建立起国家的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