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如破竹是什么生肖?

沃以娴沃以娴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势如破竹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说,力量非常强大,犹如劈开坚硬的竹子一样,形容力量强盛、进攻迅猛且毫无阻挡之力。 所以这里其实是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势”,一个是“竹”。 我们要通过这两个关键词来找到谜底。 首先来说这个“势”字,这个“势”字其实是来自于我们中国的历史典故,问鼎中原。 这问鼎中原里面的“鼎”其实就是指代皇帝所拥有的权力,而这个“鼎”最初可不是指代皇帝的,而是周朝时天子所用的器物——九鼎。 为什么说是天子之器呢?因为九鼎大小重量相仿,象征九州,只有天子才有资格用这种大鼎。 那九鼎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据说当初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让他继承自己的王位,并赐予他一块千里之地作为封邑,大禹就在自己的封邑建立都城,筑宫墙,并制作了一块九鼎当作国家象征。 此后历代沿用九鼎作为国家的象征。 到了周武王时期,周武王带着军队去讨伐商纣王,当时在盟国中,晋国出兵最多,周武王为了感谢晋国的奋勇作战,就送给晋国一块千里之地作为赏赐,这块地就是后来春秋战国的晋国。 不过晋文公当年受封的时候,周天子特意提醒了他一句,告诉他这块土地的南部有一条河流,不能越过这条河建造都城,因为南边的土地不属于你。 晋文公听了之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在都城的北侧另建都邑。后来晋文公的儿子晋襄公率领军队打败了秦军,周天子很高兴,便命人制作了一块新的九鼎,用来嘉奖晋襄公,并且让晋襄公把九鼎运送到新建成的都城。 于是这九鼎也就成为了诸侯各国权力的象征。 不过到了春秋末年,各诸侯国实力变化很快,强大的诸侯国经常会消灭实力较弱的诸侯国,而弱小的诸侯国经常遭受欺辱,却无力反抗。

这时九鼎的价值就不再体现在实力上,而开始强调尊卑秩序,谁拥有九鼎,谁就代表着周天子的面子和尊严,其他诸侯国就得服从他的领导。 比如说齐桓公称霸天下,周天子派人到齐国祝贺,齐桓公觉得自己地位提高,于是就把八百里封地加封给了管仲。而管仲则很聪明,他不接受八百里封地,而是一再要求周天子把九鼎送到齐国,这样齐国就有了代表天子行使权力的象征,等于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势如破竹里的“势”就是指这种能够左右天下的势力。

再来看第二个词,竹。这个“竹”到底指的是什么?我总觉得是箭竹而非竹子。原因也很简单,如果这里指的就是竹子的话,那么前面说的“势”也太过于模糊,不够具体,而说成是“箭竹”的话,就好理解多了。毕竟用箭竹做武器是那个年代最常见的武器之一。 当然,既然说了这么多,我自然也是有证据的。

先来说说这个“竹”不是箭竹的证据。 有人说这个“竹”是指“竹简”。因为在那个时代,文字记载最为常见的方式就是刻在竹简上。因此如果把“竹”解释为“竹简”的话,那么全文意思也就是“像用竹简书写的那样畅通无阻”的意思。 然而这个问题下的答案都说这个“竹”指的是箭竹。我想说的是,虽然射速较慢的弦箭在商代为贵族们普遍使用的武器,但是在西周以后,随着铁兵器的出现,青铜弩机的发明和使用,这种技术就逐渐被淘汰了。

到了战国时代,弩已经十分流行,而且已经出现了腰弩,士兵可以不用靠在地面上,就能拉开弓发射,射程更远,命中率更高。而这种弩需要发射的箭竹与普通的箭竹有所不同,更粗更长,以便能在弦上固定得住。 秦代一尺之弓,汉代一石之弓,这些数据都在说明一个事实,自汉一代,骑兵逐渐成为战场主力,弩已经退出了战争的舞台。 汉代画像石上的射箭图,就已经看不到使用弩的形象。 东汉班昭《东观记》里也说“世祖在兵,发无不中”,这句话里的“世祖”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这话意思是光武帝在战场上,发箭没有不中的。如果用弩的话,显然不符合光武帝“神射手”的形象。 所以说这个“竹”最可能的含义就是箭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