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生肖有几只?
十二生肖,即十二地支所代表的动物。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在中国民间说法中,十二属与十二时辰相对应: 子(zǐ)时23时至1时,丑(chǒu)时1时至3时,寅(yín)时3时至5时,卯(mǎo)时5时至7时,辰(chén)时7时至9时,巳(sì)时9时至11时,午(wǔ)时11时至13时,未(wèi)时13时至15时,申(shēn)时15时至17时,酉(yǒu)时17时至19时,戌(xū)时19时至21时,亥(hài)时21时至23时。 而“子时”指午夜24点到凌晨1点;“丑时”是1点到3点,以此类推。 所以严格来说,在晚上23点前出生的属某生肖,而中午11点后出生的属某生肖。 但如果单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现象的话就有点简单粗暴了,因为影响属相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农历月份有闰月的,正月建寅(虎年),但每逢闰年就有两次立春,所以二月属虎,三月属兔。又如古代将二十四节气分成十二段,每段一个节气一个中气,每个节气的第一天叫做“节令”,最后一个节气第二天叫做“中气”。当出现“闰月”或者“闰岁”时,“节令”和“中气”的时间就会随之变动。而人们常说的“芒种”“大暑”等就是根据这些节气来区分的。
以农历七月为例,小暑是在初一或初二的,大暑是在十五左右的,立秋是在二十五左右的,处暑是在立秋后的第三天或四天,白露是在处暑之后的第六天或第七天……也就是说,节气是根据农历月相变化的周期来划分的,每个月有两个节气,冬至以后一个节气一个春分,春分以后一个节气一个夏至,夏至以后一个节气一个秋分,秋分至一个节气一个冬至,冬至以后一个节气一个新年初春。
十二月建和二十四节气结合在一起,使每个季节都有六个节气,使每一季度都分为季首季中季末。而每月的两节气又可以划分为初气和终气。这样算下来,一年其实是有八个节气,八节气的分界点是清明与谷雨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节气是按农历计算的,而中气则是按公历计算的。所以在农历计算中,节气与中气之间仅仅间隔一个月,而在公历计算中,它们之间可以间隔两个月甚至以上。
基于以上的理论基础,我们就可以判断出一个出生日期所属的年份和月份了。而通过这一年的农历和公历,还可以进一步推算出该人出生时的时辰。 当然,这种算法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只适用于公历生日在四月以前的人。因为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当太阳运行到近日点时,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立春之后冬至之前的这段时间,此时公历生日在四月中旬以下的人,其生肖应该按照春季算法来计算。而当太阳运行到远日点时,是最冷的时候,此时公历生日在四月中旬的人,其生肖应该按照冬季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