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刑诉怎么考?

虞盛东虞盛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作为在主观题考试中刚与刑诉法擦肩而过的人,我想我的答案可能没那么官方、那么中正平和(毕竟都差点被它害死),只代表个人观点。 首先,我认为刑法和刑诉法的阅卷不会很深,因为如果深了的话,司法考试就太没有水准了;但是,我也没说会得很浅,毕竟主客观试题的存在就表明,法律是不允许主观臆断的。因此我的意思是,两门课程的阅卷标准应该说是相对固定,但又因人而异,所以准备这两门课程不能以偏概全,而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复习。

其次,在具体的备考过程中,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知识点,而是思路。比如刑诉法的考点其实就那些,为什么有的同学就能想起那么多,而有的人却一个也答不上呢?原因就是有的人做题时思考了“为什么要这样规定”,有的人做题时只知道“这样做不行”。例如,论述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减刑的条件,如果我们能够想到“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社会危害性较小”等理由,那这道题不就得分了吗!又如,论述审判制度中的回避情形,如果我们能够想到“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审判人员与当事人之间存在特定关系”等,不就可以解决绝大部分的主观题了吗!所以我说答题要有思路,有思路就要有根据,根据就是知识点+理解分析。

最后,我再次强调,对于刑法和刑诉法这种主观性较强的学科,大家的答案不可能完全一样,甚至大同小异,因为这些学科本身就具有灵活性的特点,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刻意追求标准答案,而是要寻找自己和题目的契合点。当然,这个点和标准答案是一致的,只不过是通过自己理解获得的。 希望我的经验对2018年的考生们有所帮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