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大学叫什么?

劳颖琴劳颖琴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古代的大学称“辟雍”、“成均”、“上庠”、“东序”、“右学”等。周朝的天子之学称“辟雍”,诸侯之学称“泮宫”。辟(通“璧”)雍”之名,本为西周国都镐京(今陕西?水县境内)辟雍门外的池名。成均一词,出现于《书?舜典》,《周礼·大司乐》郑玄注:“成均,大成教之宫也。”《汉书·郊祀志》颜师古注以“均”为“调和”义。后世学者关于成均的方位、规模、形制、职能等的记载说法不一。东序、西胶均为《周礼》所载,郑玄认为是东、西两学,均在国南门,西曰西序,东曰东胶。

东序(胶),是教育四辅世子及诸侯太子之所,西胶(序),是教育公卿大夫元士的嫡子之所。郑玄注《周记》说:“右学在荣(营)私门西北,教胄子也。”“上庠在郊,亦名‘东胶’,教国子焉。”周代天子立三太:太师、太傅、太保。与三公同六卿,并称八辟,为天子最高辅佐。太师“帅三乐、教六诗以扰为其德”,太傅“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太保“帅周邦内外服之孤而和训班意焉”(《周礼·春官大宰》)。“三太”是天子之下的最高官僚,他们既是重臣、谋臣,又身兼最高学府的最高教官。

《尚书·毕命》记载周成王灭殷朝以后命太保召公“立太学”时的训辞说:“以庶厥子女之干,定其基守,嗣世长逢,勿替朕命”。“干”指桢干,基指基业,守指守成。其意是,召太保去主持和掌管太学,管理好天子贵戚的子弟,为周天子培养和保存好继承大业的接班人。西周的大学,有严格而繁多的管理、教育和生活条规,有严格的课程设置。郑玄注“乐师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风、六降、时延,典同而两之,以和阴阳”云:“时延”,当为“六延”之误,谓六笙簧也(引自《周礼·钟师》)。郑玄又曰:“《周官》以乐语教国子,有声、有容、有志、有指、有说、有遍。声谓音声;容谓手舞足蹈之节;志谓义,所以守声,知其指趣;说谓所以解明其事;遍谓成数。《孝经·广要道》曰:‘壹皆生人之本。王教之端也’,以此教国子,则知声容、志指、说遍,皆以成国子之行,其道至大,非独论声而已。”所谓“志谓义”,是指所教之诗乐篇目而言。《广要道》出自《孝经》,可见《周礼》之乐教,就是周公所制之礼乐,即以《周颂》等诗乐为教本的乐教。由此可见,西周大学的教育是相当系统规范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