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工作了还能考研吗?
可以的,不过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考研是挺辛苦的,特别是对于工作之后再决定考研的同学来说。 如果只是单纯地想继续深造的话,建议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职研究生),时间比较自由,适合有稳定工作的同学报考;但是是非全日制的,社会认可度稍微差点儿意思。 想考全日制研究生也可以,但可能需要牺牲一部分工作或娱乐的时间来备考,而且复试的时候可能还要提供之前工作的证明以及离职证明什么的。 这个就要看个人选择了吧。 我当时也纠结了很久,因为我是工作之后考的非全,所以我觉得如果只是想提升学历和自身素质的话,完全可以选择这个途径。
至于如何选择专业和院校,我以过来人的身份奉劝大家一句,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不要人云亦云、跟风选择专业和专业院校,否则到后面会给自己徒增烦恼。 如果不知道自己的情况该报什么学校和专业的,可以去看看网上的一些经验贴或者去知乎、b站等软件上搜索一下。我当时就是这样做的,然后根据他们推荐的院校和专业选了几所,最后确定了自己最想考的几所学校。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自己不了解这些怎么办呀?没关系,下面就是我整理出来的一些择校择专业攻略,大家可以先收藏起来以后再慢慢研究~ 一、确定地区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就是我们在哪里学习,将来就在哪里就业。 所以我们要在初试前就确定好今后想要在哪发展,然后再以此为中心来选择自己想要去的学校。 二、查看报录比 报录比指的是报考人数占录取人数的比值,从这一数字中我们可以大致判断出该专业的热门程度。 在查看报录比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一下报录比中的实际录取人数。 因为有些学校会在拟录取名单中只公布一志愿进复试的人数,而不披露调剂考生信息。这样一来,很容易让人误认为该校的专业只招收了那么多人。但其实它很可能接收了大量的调剂生,实际录取人数远大于此。 三、参考历年国家线及目标院校自主划线 根据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自2016年以来,学术硕士和国家专业学位硕士的复试分数线都是按照“100分制”来进行计算的。
四、注意院校的歧视 每个院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985高校注重考察学生的科研潜力等等。所以在择校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多关注一下学校的特性,以免踩坑。 五、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 每个人的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也有差异,所以我们最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自己要报考的院校。 对于大部分的考生而言,选择比自己本科学校层次更高的学校比较好,这样自己才有逆袭的机会嘛~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这个话题的全部看法啦~希望对正在纠结于要不要考研的你有帮助哦! 最后再啰嗦几句,不管大家决定什么时候考试,现在都已经是23届了,所以大家还是越早准备越好,千万不要到了临阵磨枪的时候才后悔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啊。加油哇,祝大家都能够考上心仪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