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是指什么生肖?
荣是《三字经》里“曰仁,曰礼,曰智、曰信”的“仁”字,对应的是寅(虎)。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克己复礼为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谓之仁”等。
孔子一生都在传播和弘扬“仁”的理念。为了实现“仁”,他周游列国,到处宣传自己的主张;为了“仁”,他可以舍家弃业跟随他的人不计其数;甚至为了达到“仁”的境界可以杀身成仁——子路问:“君子死而冠不免,君子之仇可报复乎?”孔子回答说: “君子不怨天尤人,故君子的帽子不会掉下来; 君子不忘记大恩大德,所以君子的帽子永远不会拿下来! 对于那些有德行的人,我总是抱着敬仰的态度,对待他们的子女也像我的子女一样。我怎么会去复仇呢?”
“仁”—“礼”作为孔子最重要的两个理念,对后世的影响非常之大。
作为十二地支之一的“寅”,与十二属相中的“虎”恰好相对应。而中医理论中“寅时气血由此始,胆经运行于此时”,又说“胆为中精之气,厥阴少阳司之。……气专行于胆分,昼夜各半”。 可见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寅”都对应着“仁”的意思。 而“礼”的意思在“申”“酉”间表达得最为精彩——“三阳在位,阴气渐微,万物勃发,莫不服礼。”“日当午,阳气盛极。至诚至敬,莫大乎此。”“日落西山,一阳来复。物极必反,阴阳循环。” 综合来看,“荣”这个字最能代表的就是“仁”的意思,对应着十二生肖中的“寅”。
十二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个字代表着十二种动物。十二地支分别对应了十二生肖,申对应的是猴,酉对应的是鸡,戌对应的是狗,亥对应的是猪,子对应的是鼠,丑对应的是牛,寅对应的是虎,卯对应的是兔,辰对应的是龙,巳对应的是蛇,午对应的是马,未对应的是羊。
十二地支合有三合、六合和半合之分,合又分吉合和凶合,三合和六合为吉合,半合为凶合。三合共有四组,一个对应三地支,即子、卯、午合木,寅、巳、申合火,丑、未、戌合土,申、亥、子合金。六合共有三组,即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半合共有一组,即辰合巳、午合巳。
地支三合局的方位是子、申、亥合在正北,卯、午、戌合在正南,寅、巳、申合在正东,辰、未、戌合在正西。地支三合,有金、木、水、火四局,以所合之神为用,主其旺相者吉,绝败者凶。
申午寅三合火局,五行属火,多为红色或身材偏矮,口才较好,容易和别人打配合。属申猴的人口齿伶俐,容易掌握金钱。申午寅三合火局的人不善于处理与父母、兄长之间的关系,容易因小失大。这类人与属龙、属牛、属兔的人相克,组合在一起容易产生矛盾,不利于个人事业的发展。
申午寅三合火局的人性格外热内冷,表面上热情好客,内心却十分冷漠。这类人通常有很好的口才,善于说教,并且乐于助人,有着不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