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景早来什么生肖?
猜不到,请解一下。 《破阵子·春景》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红桃三两枝。 …… 彩袖殷勤捧玉钟。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楼上望乡应不见,可怜双燕每飞还。 我觉得这句“人似秋鸿来有信”最有意思,这里将人事比作了秋鸿,而“有信”则是暗示春分这个节气。 为什么是春分呢? 因为在二十四节气里,春分也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之一。 所谓“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摘自《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所以自这天开始白昼一天比一天长,气温也开始回暖,天地之间阳气渐盛。
当然,最明显的特征还是春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就是春分的雨,贵在不声不响、默默滋润。这正好与人的心情相匹配——经历了严酷的寒冬,人们的内心早已急切盼望春天的到来;然而春天毕竟是慢慢来的,像一位含蓄的姑娘,行动谨慎而又充满期待。 所以我觉得用“好景知时有几许”作为这句的下联是最合适的! “几许”在这里指“很多”的意思。这一句出自苏轼的《减字木兰花·立春》 ——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作胭脂。 香车宝盖,载不动许多愁去。 素手把梅花,薄暮残阳映短墙。 “好景知时有几许”,还有一层含义指的是时间,即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光阴似箭”。 这首《破阵子》作于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作者当时32岁。正是人生风华正茂之时,所以下一句自然应该对“青春”。 不过这里的“青春”可没有如今我们所说的“青春年华”的意思。它是指草木的成长过程,比如辛弃疾的词——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二儿织席,小儿尚未识文字。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长命苦。 “青草”——这是春的象征。词中描绘了一幅和煦温馨的乡村春日图,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气息。 如果说以上分析的都还比较合理的话,那么最后一句“我欲乘风归去”就有些任性了! 其实这句话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作于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4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