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是按新历还是农历?
生肖是按公历年月日来划分的,与新旧历无关。 十二生肖是上古时代用于记年、计月的十二地支。在公元以前从来没有农历这个概念。农历只是古代帝王为了配合阴历(也就是现在的农历)确定立春作为孟春之首,把二十四节气置于其中,而形成的带有阴阳合历性质的“夏历”。后来由于农历的月份大小不一,又采用了定月法将每月的第一天定为朔,十五天的日子定为望,如此每个月就有二十九天或者三十天,由此形成了“干支纪月”的方法。
这种纪月方法与阳历(公历)有一样的月份天数,所以农历闰月也就随之而来。而在汉武帝时期制定的“太初历”中首次出现了“春节”的概念,并将二十四节气置于其中,成为了现在农历的基础。但是这时候的农历仍然与现在的阴历差别很大,因为此时节气已经纳入了二十四节气,并且是依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划分,包含了夏至、冬至等四个立夏日,和春分、秋分等八个立秋日,这是完全符合天文规律的。
生肖与中国十二地支相对应,故又称十二属相。生肖的周期为十二年,每年都有一个生肖属相,依次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每逢新年的时候,大家说今年是什么年,在这里强调的便是生肖年。比如鼠年,牛年等。属相之说,在中国已然成为代表每个人的吉祥物,不少中国朋友常常喜欢互相询问对方是属什么的。十二生肖究竟是按照阴历还是阳历来算,我们又是如何知道自己是属什么动物的呢?
中国的十二生肖是依据中国的传统农历来计算的,而非阳历。每年春节是中国新一年的开始,因此每当春节的时候,也就是生肖变化的时候。每年的生肖是从每年农历的春节,零点开始计算。比如1980年是农历庚申年,属猴年,那么在1980年春节零点以后出生的人则是属猴。
另外十二生肖也不是以西方人的星座来区分,而是以每年农历新年的正月初一开始至来年新年正月初一开始前的这段时间出生,即都属于该年春节所表现的生肖年。比如春节期间出生的小朋友,便不属于上一年的生肖,而是来年的生肖。比如1980年春节前1979年底的小朋友属猴,而不是属鸡。因为生肖属相从1980年春节的零点开始已进入猴年,生肖属相也从鸡转变为了属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