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争是什么?
这只是一个民间传说而已,说的是某年某人犯了王法要被斩首,临行前其母去送行,因为舍不得所以央求仙人救他一命。仙人给了其母一个锦囊让她在儿子受刑之时打开;母亲照做,仙人的声音从锦囊中传出“逢虎而避”,于是母亲让儿子改日再行受刑,不料此时已是黄昏,县城门口有只猛虎正欲伤人,行将被吃之人恰好是这名犯官,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犯官看到母亲的锦囊,顿时灵感乍现,急中生智说道“逢虎而避”,此话正好被仙人听到,于是及时出现,用扇子将老虎打下,救了犯人一条命。从此,人们传颂着“逢虎而避”的佳话。
后来,人们为了更直观地记住这个启示,便根据生肖排列中的顺序,将这句名言赋形于“羊见鼠窜”、“牛滚汤锅”、“虎落平原”等形象句中——即当属相遇上同样的属相时,要像该属相的行为那样去规避风险。当然,这种解释仅仅是俗人之见,并无任何证据能够证明其真实性。
生肖起源于图腾,是十二地支的别名,我国古代很早便有四大图腾:熊、龙、凤和龟。东汉时则有十二神兽:龙、白虎、朱雀、玄武、白鹿、麒麟、天马、青牛、飞鱼、狮子、猴、兔。可见龙是十二生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十二生肖也称十二属相,是中国及东亚一些民族和国家以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
生肖的周期为十二年,每一年隶属一个地支,由老鼠、牛、虎、兔、蛇、龙、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重复十二年。十二生肖亦称为十二种属相,是中国汉、蒙古、藏、壮、白、布依等多民族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和计算人的虚岁年龄(生日来年算一岁)的一种古老的民俗方法和岁时礼俗文化。生肖纪年周而复始,循环使用,每逢农历春节时,人们都会庆祝生肖的来临。生肖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化重要的人文遗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