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是哪个生肖?
牛 古代把牛用来作为记载时间的工具,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分八刻,一刻分成四节,每节十分钟,早上六点初刻到八点初刻为卯时,以此类推子、丑、寅、卯等辰。
而一个时辰又分为三节,每节二十分钟,即子初至子正;丑正至寅正;卯正至辰正等等。古人用“漏”来计时,所谓“漏”,就是滴漏,一种旧时用水力或机械原理计时的大钟。大钟的顶部有一个圆盘,代表太阳,下面有尖角状物体,代表月亮,圆盘与尖角的数目表示小时数,每个圆盘上都有竖列的圆点,这些圆点和横列的短杠组成各种数字,表示具体的时间(见图一)
图一 “漏”(引自《中国风俗史》) 这种钟每天第一次敲击报时后,由内向外依次显示,例如上午九点整,首先在正中的圆盘上显示出9的数字,其次在左边的圆盘上显示出8的字形,右边的圆盘显示出7的形状,最后底层的圆点下显示出6的字形,这样,从内到外依次是9—8—7—6,表示是上午九时六十分。这种记时的“漏”,在唐代就已出现,但流行则是从宋朝开始。
宋人周密所著《武林旧事·观潮》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每至午夜,则鸣钟以启眠者,凡十有余声。”“晓梦初回,晨鼓未发,枕上已沾清露。”“渐闻声响,隐隐起自层巅。忽断、忽连、忽高、忽低,忽远、忽近,惊觉遐思,不能入定。少顷,钟声复振……海涌银涛,山摇翠黛。” 这里提到的钟表发音原理与现代钟表的机械原理相同。现代的钟表,如果按此原理推算,它最早可能出现在明代中叶,至迟不会晚于明末清初。 不过,当时能制造这种“漏”的只是官宦人家和富裕的大户人家,普通百姓是无法使用的。人们无法像现在这样精确地记录时间,他们大多根据节气变化和生活的经验来计算时间,如“辰时吐雾,午时晒书”,“鸡鸣而作,犬吠而息”等等。至于夜晚,则是“昏时即卧,旦时即起。”
到了清代,一般百姓仍然按老办法计算时间,而富有人家已开始使用钟表,并逐渐普及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