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竹指什么生肖?

东方迁入东方迁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斑竹”这个意象,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中:“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xié),此物最相思。”不过,这里的“斑竹”应该是一种叫做“相思树”的植物,而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竹子的变种——竹海之中有斑纹的竹子比比皆是,但那都是普通的箬竹属植物,不是斑竹。

到了宋代,苏轼的《贺新郎·夏景》中出现了“清翠鬟(húan)云蟠(pán)鬓(bìn)浅,斑衣戏、舞腰身软。”的句子,这里显然是把斑竹用来比喻少女的头发了。 这种用法一直延续至今,如毛泽东的《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有“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路断无消息。”之句,其中的“蓝关”就是指关中地区有名的蓝田县。而清代女词人顾太清的《踏莎行·元夕》中有“十里灯辉,五陵车马。香尘吹染梨花露。凤箫声里玉芙蓉,满街灯火人如织。”把西安的元宵节光景写得如在眼前。

不过,我查了资料,发现唐代王维和苏轼笔下的斑竹可能并不是我们现在的竹子或者竹子的一些变种,而是另外一种竹类的植物。这些竹类动物现在已经被列入了濒危物种,非常稀有了。那么,这是什么竹呢?根据我的考证,应该就是刚竹属下的刚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唐杜甫《绝句四首》其二中有“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之句,而明代张岱的《琅嬛文集》卷三六《西湖七月半》中说“此月(农历七月)十五日,诸寺观音托座,世世灯灯相继……惟有杭州十六日夜,月亮自出至落,惟西山一品峰最高处,可置一席,此夜山空月明,星斗阑干,万类寂然”可以互证。据我的了解,能够映入窗棂的只有刚竹,其他竹子,无论是毛竹还是慈竹都不会是杜甫笔下“西岭”的象征。而东坡《贺新郎·夏景》中的“斑衣”,明李东阳《麓堂诗话》中解释为“以布为之,加绘色于上,儿童戏时所服也……”也是指的刚竹。

阮丽娟阮丽娟优质答主

十二生肖之一的猴子在传统文化中意义复杂,有灵性、机智、活泼等意思,也有狡猾、放荡、轻浮等不好的意思,有代表性的语句有“人心不足蛇吞象”、“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等等,总之,生性好动,内心容易有变化是猴子的形象。而传统上代表忠心和贞洁的斑竹却对应了猴子,其根本原因在于“斑竹”有两个意思,既有人们所熟知的湘妃竹,也有另样的意思。

“斑竹”来源于一个动人古老的爱情传说,是神农炎帝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帝,情深意重。舜帝南巡之后,二位女子不远万里前往迎接,却传来舜帝因病去世的消息。伤心过度的二位女子抱着竹子痛哭,哭声经年累月,眼泪流尽后流血,血泪沾湿竹子,形成斑点,斑竹由此而生,又叫湘妃竹,是二位女子贞洁爱情的象征。

但是,在古代,由于人们接触野生动植物有地域限制,再加上传统文化对于颜色的描述也有着深刻的寓意,所以,很多在现代不难区别或者很容易理解的事物在古代有着另一层含义。斑竹和前面的“马”、“鸡”等生肖一样,是“马嘴”、“鸡冠”之类,指的是该生肖的某部位。古代人们认为猴子的臀部有黑色毛,其他部分为非黑色,黑红交错,类似“斑”,古人认为猴子的屁股像斑竹,所以用“斑竹”代指猴子。

其实,古代人用“斑竹”对应猴子除了形象外,有很重要的深层次含义。古代人们虽然认为猴子生性好动,容易变化立场,不坚定,但是依然无法忘记自己也是从猴类演变来的,在内心深处对于猴子有着“同宗”的依恋。为了能够“驯服”猴子,就用高贵而贞节的斑竹来形容猴屁股,意思就是如果猴子不能像斑竹一样“不动心”,那就干脆“屁股”像斑竹一样贞洁,这实际上反映了古代人对于“好性子”的强烈渴望。

综上所述,生肖歌用“斑竹”形容猴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