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跟什么生肖有关?
在地球物理领域,经常用“震源机制解”来表示造成地震原因的具体成因。 “震源机制解”由P波初动、T波初动和最大振幅三个分量构成。 P波是第一次到达的地震波; T波是第二次到达的地震波。 最大振幅指某个地点在某个时刻所接收的地震波能量的最大值。这里所说的某一点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所有点。可以认为某一点的最大振幅反映的是该地点的震感强度。 从上述概念出发就可以进一步定义导致地震发生的力学过程了。 把对地震的监测数据作一定的数学处理,可以得到P波初动、T波初动以及最大振幅的分量。然后结合这些分量的特征,即可确定引起地震发生的原因(图1)。 从图中可以看到,当P波或T波出现两个峰时,表明地震是由双向传播波引起的,如海啸。 当P波或T波只有一个是峰时,这个峰一般是主震峰,表明地震是由于断层两边的岩块相互运动时产生的。
当然,在实际进行震源机制解时,还要考虑其他影响因素,进行更为复杂的多参数反演,以得到更精确的结果。 但是,即便采用了多种方法,也无法完全准确地确定震源机制解。而且,由于地质构造的复杂性,不同研究人员根据同一组观测资料可能得到不同的甚至互相矛盾的结论。至今仍没有一个被公认的最佳解。不过,各种方法得到的解具有某种一致性和规律性。
通过绘制各分量的特征曲线并加以比较,还可以进一步判断引发地震的应力来源。 一般情况下,将使地球产生应力的外部力分为三类:引张应力,挤压应力以及倾覆应力(图2)。 研究人员在进行实际运算时,要根据观测数据的特点以及所要研究的地区的具体构造环境,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与观测资料相符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