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梅是什么生肖?
芒种,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每年6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75°时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思是说,五月有芒的麦子已经成熟可以收割了。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升高迅速,降水丰富充沛,进入农忙时节。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个节气,也是夏季第四个节气。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时开始。 谚语说“夏至三庚数头伏”,意即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入伏。从夏至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大,雨水较多,农作物生长速度较快。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节气,也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每年公历7月6日左右太阳达到黄经103°时开启。 小暑前后,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雨量增多、气温升高,大部分作物茁壮成长。不过,对于北方部分地区来说,高温虽起,但阴雨绵绵的气候却仍在持续着。 小暑到来,标志着三伏天即将到来,此时人们普遍食欲不振,四肢乏力。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7月23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120°时开启。 大暑期间,中国广大地区的平均气温明显高于小暑,降雨也频繁多样。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大暑,如火如炬”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大暑时期热浪袭人的气候特征。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公历8月7日或者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时结束。 俗语云“立秋之日凉风至”,也就是说在立秋这天会开始刮风降温。事实上,立秋之后中国大多数地区仍然处于炎热之中,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之后。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公历8月22日或23日太阳达到黄经150°时开始。 “处暑”表示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处暑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但是,由夏入秋,温度并非一蹴而就的降低,而是一个逐渐衰减的过程。 民间素有“处暑不出暑,清秋漫漫”的说法,意思是即使到了处暑节气,天气依然会比较闷热。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每年的公历9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65°时开始。 白露节气一到,意味着暑气渐渐消散,寒气渐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就是说,随着阴气慢慢加重,清晨时有雾气产生并愈聚愈多,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水汽遇冷凝结成为露水。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节气,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每年的公历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开始。 寒露的到来,标志仲秋来临。此时在我国北方地区气温明显降低,雨水减少;而在江南地区,气温反而较前略有上升,降雨亦开始增多。由于昼夜温差加大,气温变化幅度增强,“秋冻”要开始了!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的公历10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210°时开启。 俗话有云:“霜降杀百草。”霜降之时,草木凋零,天地肃静,阳气敛降。气温骤降,霜冻频发,昼夜温差增大。在这样多变的环境下,养生需注意保暖,适当添衣。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节气,也是冬季的第 一个节气。每年的公历11月22日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240°时开始。 小雪节气,北方大部分地区逐渐进入寒冰封冻阶段。《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凝而致霜。小者未盛之气,雪犹未盛。”意思是说,在小雪节气,天空中的水气遇冷凝结成冰晶,由雨变成雪花,但此时雪还不大。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节气,也是冬季第 二个节气。每年的公历12月6日或7日太阳到达黄经255°时开始。 大雪有三侯,一侯鹖鴠不鸣、二侯虎始交、三侯荔挺出。是说这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老虎开始求偶,交配繁殖;兰草的另一种形式,马兰花则破冰而出,迎来自己的花期。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节气,也是冬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 冬至意味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段,白天最短,黑夜最长。从这一天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夜晚一天比一天短。过了冬至,便是“春到人间草木知”。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四节气,也是冬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的公历 1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纬285º开始。 旧岁至此已暮,新岁自此可期。小寒大寒,又是一年辞旧迎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