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生肖值得拜?

沃晨涵沃晨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十二生肖中,有四个属相被奉为神仙,深受人们的敬仰。 他们分别是牛、狗、猪和羊。为什么是这四个呢?其中有什么典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为民服务”的牛 牛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其形象像一个肩扛稻谷的人,可见其最初的意思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因此牛在古代一直是作为“财富”的代表而存在。 另外,牛的耐力特别好,而且非常勤劳,总是默默耕耘,这些特性都深得古人赞叹。所以,牛最终成为“功德”的象征。 在古代,每年的二月初二是“牛王节”,人们会在这天祭奠牛王,感谢牛王一生的奉献。 而现在,我们常用“九牛一毛、无足轻重、微不足道”等词语来形容事物轻微,甚至无关紧要。其中“九牛一毛”用的最为频繁,这跟“九牛”来源于此有关吗?还是另有其他典故?

“正义之师”的狗 狗最早出现的是商代文字中,像一只长着长尾巴的犬。周代文字中,狗的形象变成了短尾的猎犬。 而古人对于狗的分类还有“犬夷”与“犬戎”之分,其中“犬夷”指的是生活在中原地区的本土犬类,而“犬戎”指的就是西周的恶犬了。 虽然狗的历史远比人类悠久,但是直到汉代,狗才正式成为了家庭的一员。而在西方,也是同样如此。1804年才首次有人提出“dog”这个单词来称呼它。 所以,无论是“dog”还是“wagged its tail”(摇着尾巴)都是近代才开始使用的词汇。

那么,古代的“义犬”怎么显示它的忠诚呢? 古书《韩非子·内储说》中记载了一个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故事:晋国国王有一条名叫“碧虎”的犬,特别聪明,能够分辨好人坏人,有一天,一个外人拿着剑来到皇宫想要行刺,却被“碧虎”跳起来咬住了手腕,最后这个刺客败露,晋国免受了一场灾难。 而另一个故事就更为神奇了。明朝末年,辽东总兵李成梁镇守山海关时,突然得知后门起火,情急之下,他从腰间取出佩刀交给家丁,让他冲入火海救人。没想到家丁回来时,身上竟然披着一条毛巾,而佩刀竟已断成数截!原来,是家丁用牙齿衔住毛巾的一端,利用摩擦生的火花,救出了李成梁。 后来,人们用“义犬擒狐”“义犬救主”来赞扬狗的忠心。而现代人养的宠物犬,很多也都叫“贝贝”“点点”“洋洋”等等,似乎都在印证“义犬”的传说。

“伏牺氏之犬”的猪 现在人们说到“猪”,往往想到的就是家猪,殊不知,最初的猪可是“野”的。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养猪了。不过,那时候的猪长得快,肉质比较粗,没有现在好吃。能吃到猪肉,意味着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到了先秦时期,人们把已经驯化的猪称为“豕”或者“肥猪”,而野猪则被称为“豨”或“獠猪”。由于猪喜欢吃食物,所以“豕”的形象常常作吞咽状。 汉朝设立“太仆寺”管辖马、牛、驴等牲畜,而“豕”的管理则隶属于“少府”,从这点也可以看出野猪“野”的特性。

除了吃,猪的排酸能力也特别好,即使吃多了,也很容易排泄出来,不会囤积脂肪,所以古时肥胖之人很少,而体态匀称者居多。 但是,如果吃得过于肥胖,也会被人嘲笑。比如宋朝时有一个叫赵彦卫的人写了一本书叫做《云麓集》,里面就有这样一条记录:“余尝于一瘦人前见之,自谓‘体重才及百斤’。” 一个身体轻盈的人,仅一百斤重,却把自己胖得自卑,这是何等的自律啊!难怪能写出《清明上河图》这样的名画! 古时人们用“肥猪”来骂人不节制的人。而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刚好相反,需要用大量的药物来维持健康,真是世事难料啊!

“逐羊之神”的羊 羊最早出现在甲骨文里,像两只角弯向两边的小山羊。 因为羊的性格温和,易被人驯服,所以早期常被用来祭祀祖先。《礼记·郊特牲》中有记载:“祭天地之牛角握,祖考(祖先)之牛角稽(弯曲)”,也就是说,祭祀天地的角是拱起来的,而祖先的角是弯曲的。 由于羊性格温顺,善于驯服,所以一直备受尊崇,被视为祭祀中最重要的动物之一。

不仅如此,羊还有着“赎罪”的功能。《后汉书·礼仪志》中,就记载了用羊“赎死”的事情。 东汉桓帝时候,发生了“党锢之祸”,有不少士大夫都被下狱而死。他们的家属为了表示对朝廷的怨恨,在埋葬死者的时候,只给了很便宜的埋葬费。天子看到后,感到十分生气,命令司徒、司空拿出三千匹绢,交给宦官去办丧事。 不料,这件事反而成了宦官的把柄,他们以此威胁天子,非要天子下诏赦免他们的罪行不可。于是,天子便下诏“减死一等”,也就是用囚禁来代替死刑。当然,天子也不是随便就让人代替死刑的,据说事先已经和宦官们商量好了,要用“赎死”的方式来惩罚这些犯事的大臣,至于所用的钱物,则由大臣们自家出。 后来,人们用“羊”来比喻价值不高,但却能起重要作用的东西。比如说“羊毛出在羊身上”“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得不偿失”等等,都是这个道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