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幼儿园班级管理?
一、培养小助手。
在班级管理中,幼儿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应重视培养幼儿独立自主与管理的能力,通过日常的教育活动和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热爱集体,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注重培养幼儿小助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示范性作用,以小助手中的管理能力为核心,开展活动,提高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例如,在日常保教活动中可以设立餐前准备员、收碗小卫士、光盘行动检查员、喝水小卫士、取放点心小卫士、擦桌子小卫士、餐前餐后整理座椅等活动,并且将幼儿日常活动管理分成小组进行轮值或是每日轮流,通过开展小卫士活动对幼儿的行为发展进行评价,并鼓励幼儿积极改正不足之处。通过幼儿之间的相互提醒和监督提高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并通过设立值日生制度,引导幼儿对全班进行管理以及维护班级秩序。
二、培养幼儿参与度。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重视幼儿自主参与管理过程,建立和谐的互动平台,尊重幼儿的意志,挖掘幼儿的意志和力量,鼓励每个幼儿对幼儿园生活进行管理。例如,在开展“小问号”“爱心小屋”等管理活动时,可以让幼儿自主进行管理,由幼儿自主决定如何管理以及如何对小问号,爱心小屋等进行布置,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并为幼儿在管理中搭建互动平台,加强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促进幼儿在参与过程中个性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家园合作。
在班级管理中应重视家园合作,将家庭融入到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加强互动的力度,在管理幼儿时应做好日常保教工作以及管理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将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对于幼儿日常的行为规范应与家长进行互动和沟通,引导家长在家中对幼儿进行日常的监督和管理,通过家园合作,提高幼儿习惯养成能力和班级管理水平。例如,可以通过班级主页,QQ群、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开展及时性的沟通,在平台中分享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并提示家长在园外对幼儿进行管理,与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及时性的沟通和交流来强化幼儿习惯的管理。
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转变传统管理方式,重视对幼儿意志与力量的挖掘,积极引导幼儿参与班级管理活动,通过家园合作等方式来提高幼儿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