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谁排第一位?
子鼠 首先排除子鼠,因为子鼠不是十二属相之一。 十二属相,又称十二地支、十二生肖,是古代汉族人民创制的纪年法。用“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阳年的顺序;用“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表示阴年的顺序。干支相配,形成六十个计算单位,以每一干支作一年,循环使用,这就是农历干支记年法。
由于地支有固定排列,而天干每隔六年才重复一次,因此每逢庚子年(60年)、乙鼠年(120年)、辛亥年(180年)……等等,都会导致“甲子日”、“乙丑月”、“丙寅年”……这种计日的说法出现。 而老鼠在农历甲子年(公元前1923年)一月生,农历乙丑年(公元前1922年)二月死,也就是说鼠是在甲子年间出生的,子年是它的本名年,它当然排第一了!以后每过一次庚子年或乙鼠年,它的年龄就增长一岁。这样,只要没到农历辛丑年,它都是第一。 当走到农历辛丑年,也就是它本命年,它就排第三了! 注意这里说的子鼠是指农历生肖鼠,不是今天的属鼠生肖,后者新历出生的人属灵长类哺乳动物,和原始的古人类一样,没有发现过完整的足骨,无法确定到底是五趾还是四趾,所以今天的“鼠”并不属于十二生肖。
秋冬优质答主生肖中的龙,并不是真实存在的生物,十二生肖的产生,是和我国古代的天干地支,即古人所说的时间上的十二个时辰(也称十二时)分不开的。在十二时中,人们用具有吉祥和喜庆色彩的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时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对应,形成了十二生肖。这十二种动物和十二时的对应关系,分别是鼠配子,牛(丑)配丑,虎配寅,免配卯,龙配辰,蛇配巳,马配午,羊配未,猴配申,鸡配酉,狗配戌,猪配亥。这十二种动物是中华民族的原始图腾,人们把这有象征意义的十二种动物和对时辰的认识结合在一起,把这种结合称做生肖纪年法,这十二种动物便是十二生肖。
至于十二生肖的排序,说法不一。有一种说法是跟十二时对应的关系的阴阳属性相联系的,即单数时为阳,双数时为阴,阳时中的动物和阴时中的动物也分为十二属和六合,属的排列是,子鼠(水)、午马(火)、巳蛇(火)、亥猪(水)、申猴(金)、寅虎(金)、酉鸡(金)、卯免(木)、辰龙(土)、戌狗(土)、丑牛(土)、未羊(土),合的排列是卯免、酉鸡、子鼠、午马、丑牛、未羊,它们所处的地支两两相合,故称六合。还有一种说法是,十二生肖的排序与十二时对应关系的生旺相休囚五气的吉凶属性有关。
还有一种说法,是讲一个天上玉皇大帝(或天神)组织动物过河或选生肖的故事。相传,当年玉皇大帝要选十二个生肖,于是各种动物都争着想去。猫和老鼠是好朋友,猫对老鼠说:“你先去挑个日子,我们到玉皇大帝那里去报名。”老鼠说:“我知道了!十二月初一是报名的日子。”
到了十二月初一,老鼠忘了一件事,把叫猫报名的事忘掉了,自己就去了。到了报名处,老鼠才想起这件事,想回去叫猫,但老鼠又一想:猫如果来了,我的名额就丢掉了。于是,老鼠自己就把十二生肖的第十二位报了。老鼠报了十二位后,又回过头来报其他位次,它想着猫喜欢睡觉,就说:“猫睡觉的时间很长,猫就报第一位吧!”玉皇大帝一高兴就把猫排在了第一位。其他动物知道了这件事,都很生气:猫明明没有去报名,怎么能放在第一呢,于是都叫了起来:“不行!不行!”
玉皇大帝一看,也不好解释,就答应鼠:“那就你第一,猫第二吧!”老鼠一想,这下也坏了:老鼠怎么能在第一呢?不行!于是老鼠就跑到夜猫子那里对夜猫子说:“我们是哥儿俩,你给我出个主意!”夜猫子一想自己当第二不行,就说:“明天你去找天神,请他给你当个保镖,让他把猫踩在脚下,天神也答应了。于是第二天,天神就按照夜猫子所说,把猫踩在脚下,并请老鼠上座当了生肖之首。
当猫听说这一切时急坏了,可是已经晚了,十二生肖已经定了,猫就老远老远地一直追老鼠,直到现在猫还不放过老鼠。还有一种关于十二生肖排序由来的故事是,跟人们安排动物到玉皇大帝那里去值班有关。故事是这样的:从前玉皇大帝要十二个动物到天上给他值班,值一夜,就是值一个时辰。
那时夜里黑咕隆咚的,不知怎么值班才好。老鼠说:“这好办,咱们去找老猫,让它守大门,猫的眼睛亮,它一看到有妖魔鬼怪进来,就叫起来,把我们叫醒就行。”牛听说值班,心里高兴,愿意干,但也担心自己夜里睡不着,把眼睛睁圆了,到了白天连觉都睡不着。牛就对老黄牛说:“你给我驮个鞍子吧。我一坐到你身上,一靠鞍子,就能睡着。”
鸡听说了,也想去值班,可又担心夜长着呢,万一睡着了,把时辰忘了咋办?鸡就想到了打鸣的事,一打鸣,大家也就知道鸡值班了。龙呢,也愿意值班,可它长着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