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是什么生肖?
这个“君”字,在《庄子》里指代的是楚王,可见不是周天子;在《春秋》里指代的齐桓公、晋文公等等,也就是春秋五霸里的几位;在《离骚》里是指楚怀王。这些“君”都是王,且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国君。 然而,在战国时代,王已经不算太正式的称呼了。因为周天子虽然依旧存在,但实际权力已经被各个大国瓜分。各诸侯国的国君不再只是王的继承者,而是实际上的君主——他们或者像齐桓公和晋文公一样通过联合、讨伐的方式逐渐削弱邻国,或者像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那样通过卧薪尝胆的方式逐渐强大本身。这时再根据他们的爵位来称呼他们的话就显得不伦不类了(比如燕国一直是侯爵,楚国一直是子爵)。于是人们用“君”字来统指这些实际上已是国中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和军事指挥者的国君们。 这一方面,《离騷》中的“君”已经是相当典型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称呼了。
至于“与君”是什么意思呢?很简单,就是“和你一起干”的意思——“与”就是“一起”“跟从”的意思。所以这里的“与君”和后面出现的“与卿”,都可以翻译为现代汉语的“和你/你们一起”。这种用法的古文字形如下: 上图为“与”字的古文字形体演变。图中左侧一列的字均为“与”的字形,右侧一列的字均为“同”的字形。可以看出来,“与”的甲骨文字形就像一只手拽着另一个人的衣服,表示“手拉着手”的意思,因此有“和”“跟”等义;而“同”的甲骨文字形则是一只手按着另一只手,表示“动手”或“亲自做”的意思,因此有“一同”和“共同”之义。 “与”和“同”的金文字形如下: 金文的字形发生了变化,但是意思并没有变。小篆的“与”字如右图,而“同”字如左图。
到了汉代,“与”和“同”被写成繁体字的样子之后,两个字的形式就完全一样了,读音也相同,所以直到今天,我们都分不清这两个字到底有什么区别……不过汉朝人还是能分得清的,否则也不会有一个“异同”的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