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寅日是哪一天?
“寅日”是农历的专门术语,是古代汉族人民创造的一种阴阳历,每年有十二月(月建)、闰月;每个季节三月(季春、孟夏、仲秋),每季第一个月叫做“孟月",最后一个月叫做“季月”。立春以后月份称为阳春(正月为孟阳,二月为仲阳,三月为季阳)谷雨至立夏这段期间叫芳辰(辰就是现在24节气中的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的中间) 夏至到立秋这段时间称清和(小暑大暑处暑三连值)白露至霜降这段称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连续出现)立冬到大雪这段时期称素秋(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段称严冬(冬至小寒立春) 立春后的第一天叫做春节(就是现在的农历正月初一)每月第一天叫做朔(初一)十五叫做望(十五)三十叫做晦(末一天)
那么寅日的概念就很好理解了,就是每天凌晨3点到5点这段时间。在阴阳历中,每个月都分为上弦月和下弦月,每个月初一开始为新月 (新月就是在月亮的后面,我们看不见它的时候),每月十五为中月(就是月亮正当中的时候,这时太阳与月球在地球的同侧),月底为残月(残月是月亮逐渐变圆的过程) 一年之中有三个“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时间节点,分别是春节(阴历年初一日),春分(阳历三月二十五日前后)和立秋(阳历八月七日左右)。在这三天时间,太阳与月球在地球的两侧,两者均不影响地面观测者。所以在这三个时间点前后各一天的时间段里,就可以观察到“昼长夜短”或者“日落而息”的自然界变化现象。
以2016年为实例进行讲解: 2016年公历1月1日为元旦,也就是阴历的腊月(最后一个月份)初一日,太阳和月球在地球的两侧,昼夜等长。从1月到2月,宇宙星象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公历的2月1日,仍然是没有变化,仍然是元旦。但是从公历的2月3日开始,太阳和月球开始互东偏移,到2月8日,这种倾斜达到最大值,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澳大利亚东北角附近。因此这个时候,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地区就可以看到日出了。随着太阳和月球继续东西移动,到2月19日,太阳直射点开始由南极向赤道缓慢移动。从2月19日到3月6日,北半球各地白昼逐日增长,也就是说,在2月19日至3月6日期间,虽然太阳还是早晨升起,黄昏降落,但是白昼越来越长(过了春分这一天,白天超过黑夜),夜晚越来越短。
到了3月6日,太阳直射点到达赤道,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基本上和冬至日持平,即太阳从东方地平线升起的时间为上午6时左右,而在西方地平线落下时间为17点左右。从3月6日后,太阳继续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逐渐缩短,夜晚逐渐加长,到4月5日,太阳达到北方最高点,随后继续向南移动,北半球的白昼一天比一天缩短,直到霜降(十月初秋十九日),天地之间再也没有白昼,全部进入漫长黑夜。